“世人都知道皇上您同皇后娘娘伉俪情深、恩爱非常。”
顾舒窈道,不接皇帝这话。
听到顾舒窈如此回答,皇帝微微一笑,再把自己的意思多挑明了些:“那你可知道,朕登基二十余载,这后宫的四妃之位,尚缺一个德妃?”
顾舒窈想骂街了——皇帝你这几个意思?!是暗示着要让我去给你补这个缺吗?!
见顾舒窈不说话,皇帝怕她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又挑亮道:“朕意欲立一名有才之女子为德妃,玉姑娘你觉得如何?”
皇帝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是个傻子都能猜得到他想要干啥。
顾舒窈略一沉吟,起身冲着皇帝行了个大礼,撇开皇帝这个话题,另起了一个:“皇上您当读过乐府诗集罢?不知您最喜欢的是里面的哪一首诗呢?”
虽然猜不透顾舒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皇帝还是认真地想了想,答:“朕最喜欢的《长歌行》。”
顿了顿,皇帝反问:“且让朕猜一猜……玉姑娘最喜欢的,可是《木兰诗》?”
顾舒窈摇了摇头:“非也,民女最喜欢的,是《陌上桑》。”
“《陌上桑》”
皇帝重复了一遍顾舒窈的答案,然后像是突然想明白了什么似的,脸色顿时青白。
此时,顾舒窈冲着皇帝郑重跪下,俯首道:“罗敷之回答,便是民女之所想。”
皇帝目光清冷地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顾舒窈,良久,才冷冷地说了一句:“朕知道了。”
————
皇帝走了。
严清看不明白皇帝走时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意思,所以皇帝一出门,他马上就跑来问顾舒窈:“方才你同皇上在屋里说了什么?怎么他老人家好像不大高兴?”
好不容易把这尊神仙送走,顾舒窈松了一大口气,听到严清这样问,便瞥向他,道:“你别管皇上和我说了什么,反正咱们没事就行。”
严清还想再问些什么,可看到顾舒窈一副身体被掏空的模样,便闭了嘴。
“嗯,没事就好。”
————
又过了两日,放榜了。
顾舒窈和严清二人都没有进一甲,分别排在二甲的第十名和第十三名。
从他二人的年纪来说,这个成绩已经十分优秀了。
但是严清对这个结果表示怀疑,他觉得顾舒窈完全有拿得到状元的能力。
不过顾舒窈对这个结果很满意。
按照旧例,考入一甲的三个考生是要留在京城的翰林院做官的。顾舒窈对这事没兴趣,她只想回家。
和一甲进士不同,二甲、三甲的进士要在传胪大典之后,参加朝考,再根据朝考的成绩发往各地授职。
顾舒窈和严清商量过后,两人都参加了朝考。
这回,顾舒窈拿到了朝元。即考试的第一名。
可能皇帝也不想再看到顾舒窈,在朝考成绩出来之后,顾舒窈和严清被安排回长沙府,各自授了推官和知州。
在外折腾了大半年,顾舒窈和严清衣锦归乡。
回到长沙,严、玉两家将两个孩子的婚事提上了议程。
在秋天,玉家风光嫁女,顾舒窈和严清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