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婆婆出门了,陈芸进门去看儿子,梓睿正安静的睡着,陈芸心里美美的想着,我儿子可真好看。
再说冯瑜上楼去送菜的时候,被赵惠美热情的留下来说话,她道:“小瑜姐,你说我真是羡慕你,什么都有了,什么都好。”
“你不是一样。”
冯瑜笑着回她。
赵惠美摇头:“要是这么着就好了,那是前头那个生的,跟我没关系。”
原来如此,冯瑜疑惑道:“不是计划生育吗?怎么生两个的。”
赵惠美不自然道:“其中那个女儿是我小姑子的女儿,她跟姑爷都出了车祸,孩子就过继到我们名下。”
她也急需要冯瑜帮忙,“小瑜姐,我这个年纪应该是还可以生的,就是当年下乡把身体亏了,你能不能带我去让璐璐的婆婆帮我看看。”
冯瑜就知道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明明当年恨自己恨的要死的赵惠美怎么会对自己这么热情。不过,再怎么说她也不忍心看到赵惠美这样。
她女儿刘璐的婆婆在当年就是很有名的赤脚医生,尤其是不孕不育一把好手,但现在基本是不帮外面的人看病了,给多少都不看,除非是家里人,她才帮一把。
“我把电话给你,你自己去打吧。”
能给电话,那就很不错了,赵惠美夹着电话纸一阵激动。
与之同时,朱晓芳也回了老家一趟,她确实是被知青扔给朱家,朱家抱养的,但具体是叫什么名字,她就不知道了。
这天朱晓芳,过来陈芸这边,看冯瑜在看电视,连忙循着椅子坐过来。
“冯姨,这是打仗的吧?还挺好看的。”
冯瑜“唔”
了一声。
“冯姨,您以前是知青吗?”
朱晓芳好奇道。
陈芸端着水果出来,觉得好笑:“怎么可能,文革那会儿我妈都二十多岁了。妈,您吃点水果啊……”
因为要过年了,陈芸学校也发了水果和肉什么的,部队也发了,这两相重叠之下竟然让她们家的水果多了不少。所以,她时不时就洗几个出来吃。
朱晓芳觉得陈芸打断了她的话,有些不悦,再想说话的时候又听到高大妈说孩子发烧了,她才急急忙忙的跑回去。
“也不知道她这一天到晚都在忙些什么。”
自己的孩子不好好照顾,整天到处乱跑,陈芸觉得她实在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傍晚刘桥回来了,他今天脸有点丧,陈芸忙问:“怎么了?”
刘桥摇头:“今天有几个兵乱弹琴,被我训了一顿。你说不就是为了一个军校的名额吗?我肯定是以最公正的心去挑选,这还没开始,一个个的就来了。”
“别气,别气。”
陈芸连忙端上温水。
新来的副团长人倒没有什么瑕疵,就是官架子太重了,有点注重形式主义,搞的营部里每天就是打扫卫生,恨不得天天检查几十遍,再遇上一个刚上任的正团长,几把火把人都烧死了。
越发到了年底事情就越多了起来,刘桥自己是从来都不收礼,也不会要求战士们送什么,甚至连他的生日都保密。但是对训练看的很重,毕竟他从来都是认为只要平时辛苦,战时才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