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下不去手。
王姑姑定是去打听了福宁殿的事,此刻这般红光满面,缘由必然也只有一个——赵琮真的病得不轻。
果然王姑姑行礼便道:“娘娘,陛下这回真是病了。”
孙太后并没有说话。
王姑姑继续道:“连染陶都慌得红了眼睛,上一回陛下从宫外回来,染陶还镇定着呢。婢子去打听了一番,御药局又去了几位御医,听闻陛下气色十分不好,且已不能说话。”
孙太后的手,扶着青茗的手,听到此话,手便是一抖。
“娘娘可要去瞧一眼?”
王姑姑喜滋滋问。
孙太后敛住呼吸,摇头:“不必。”
她扶着青茗的手,走去镜前坐下。
王姑姑却兀自高兴:“现下福宁殿正一片慌乱呢。”
王姑姑昨日才将那枸杞给了吉祥,没想到那小太监竟是真有些本事的,这才一日,赵琮已然倒下。王姑姑丝毫不怀疑此事,毕竟赵琮的身子骨不好是出了名的,猛然遇上这样烈性的东西,病倒实属正常。
她正为自己的机智而得意,又有谁能怀疑到小小的枸杞上头去?再者她交代了那小太监,投放时,一锅放上几颗枸杞便已够。
无论如何,都是无人能发现的,更是查不到她与她们娘娘身上。
青茗面色平静,有条不紊地为孙太后梳头。
孙太后从镜中看了一眼王姑姑,有些不满。可到底是她的乳娘,她蹙眉,索性闭眼,再不去看。
待到左、右仆射与燕国公孙博勋纷纷进宫来时,陛下的福宁殿也终于传出了消息。
陛下的确是已病倒,还昏迷了个把时辰,如今虽已醒来,却难开口说话。
宫中那些随风摇曳的墙头草们啊,不禁在突然而至的秋风中再度瑟瑟发抖。
谁也不知明天到底是个什么天气。
但不论什么天气,该做的事依然要做。
孙太后令青茗亲自去福宁殿打探消息,并看望陛下,还带了许多药材。
她则在宝慈殿见孙博勋与左、右仆射。
这一回,她终究对王姑姑有些不喜,王姑姑原本站在她身侧,并未退出。孙太后侧身,说道:“你也出去罢。”
她这是警告。
但王姑姑似乎并未意识到,只是行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厅中空下后,孙太后对三人道:“我也不打马虎眼,现下这情形,三位有何高见?”
此时这种情形,能有何高见?
除非赵琮死,否则孙太后只能交出御宝。
前些年陛下年纪小,且身体弱,太后尚有听政的理由。如今陛下已十六岁,朝内外也有了许多支持与询问之声。大宋皇宫颇小,宫外甚至住有许多百姓。那日各国使官,在紫宸殿中高呼“万岁”
时,百姓们听到的也不少。
太后是在宫中,尚不知道外头情形有多严峻。
如今那些酒楼里头,吃酒的人,怀中搂着美娇娘时,还不忘议一番宫中事,甚至有人赌陛下何时亲政。也有人将此事告到官府去,告他们平民竟敢妄言宫中事。
可开封府尹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