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重生侯门娇女 > 第67节(第3页)

第67节(第3页)

“这,当然,”

杨骄脸一红,话说的没有一点儿底气,虽然不愿意承认,她却知道,周承辉看透了她,想是比旁人多活一回的原因,也或许是知道了别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抑或是今生她读了更多的诗书,现在的她,根本不会从内心去仰望任何人,即使那个人是天子,是她未来的夫主。

杨骄的神色自然被周承辉看在眼里,不过他并不生气,“其实我想说的是,在我跟前,你不必说那些违心话,也不必要求自己如一个多么出色的大家闺秀,而我,也很不禁自己能走到今天,并不是因为我是黄天认定的真龙,也不是因为我有过人的天姿,而是因为我忍别人所不能忍,吃了别人没有吃过的苦,也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跟如何才能得到!”

“所以,骄娘,在你面前,我不想忍,也不想再装,而你,在我面前,也只做自己便好,这日子已经那么难过了,难道我们还不能叫自己轻松快乐一些?”

周承辉将头倚在杨骄肩上,从杨骄提醒他防着梁嫔开始,他就无条件的选择相信了她,这世上,总要有一方天地可以叫他放下心防,做回真正的自己。

老实说对于周承辉这番表白,杨骄愕然怀疑更多过于感动,她吃惊于周承辉会忽然地自己敞开心扉,说出要跟自己坦诚相处的话,

这种不可思议也叫杨骄对周承辉说这番话的目的有些怀疑,她虽然嫁过一次,可是跟周徇的感情,相互怜惜更多一些,两个受害者虽然互相体谅,可都又无法真的信任对方,甚至都没有想过将心交给对方,只是一起缩在王府小小的院落里,苟延残喘时有个同样的可怜人作陪罢了。

杨骄想不明白也无法体会周承辉为什么会对她这样的依赖,甚至还这么的宽容,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爱恋?杨骄犹疑的抬起手,轻轻放在周承辉的肩头,“殿下不必如此,骄娘是心甘情愿这么做的,并没有违心的地方。”

“我才不信呢,你那么聪明,”

周承辉依恋的将脸在杨骄的领口偎了偎,深吸了一口她颈间的芬芳,“如果你我之间,以后每天都‘如见大宾’,还有什么意思?”

周承辉看多了郑皇后见建安帝,梅氏跟周璨的相处,对这种更像君臣的相处模式实在是不喜,他想要的妻子,是可以跟自己嬉笑打闹如真正的家人一般。

“我不喜欢你现在的样子,而且,我也知道,这不是你原本的样子,”

杨骄的端庄大气,留给别人看就好了,而他,要的是那个宜喜宜嗔,敢跟自己瞪眼的杨骄。

“我知道了,以后,我可就由着自己性子来了啊,首先呢,还是刚才的那件事,如果你真的要许芯娘贵妃之位,也请你现在不要告诉马家,”

就算是自己挡不了马芯娘进宫,但至少她不能跟自己当太孙妃之间扯上关系。

“我希望你选择我,只是因为在你心里,我是那个可以跟你并肩携手的人,跟他人无关,我也会向你证明,你的选择有多正确,”

杨骄将周承辉的头从自己肩头搬起来,大胆的看着他的眼睛。

孺子可教,周承辉满意的冲杨骄点点头,“我根本就没有纳芯娘为妾的念头,所以你也不必为将来会冒出来一个马贵妃担忧。”

这话且听着罢,杨骄无意在周承辉的承诺上跟他多纠结,以后的事,谁能说的准呢?

☆、第143章一百四十三更新

见杨骄不说话了,周承辉又将自己从高瑛那里得的指点跟杨骄说了,“这次开恩科,我一定要在来应试的举子里好好挑上一挑,我倒要看看,我大晋离了顾培正,就得罢朝了不成?”

这世上最不缺的便是做官的人了,别说离了顾培正,说句大不敬的话,离了建安帝,大晋照样也能动起来,杨骄微微一笑,“那殿下这次,是想只开文科还是连武进士也一并选上来一批?”

在杨骄记忆里,草原上那群贪婪的狼是不会轻易放过大晋这块肥肉的,就算是以后朝廷开通了互市,依然挡不住他们时常过来打草谷,因此在杨骄看来,文臣再多,也抵不上一个能征擅战的将军。

“我虽然不懂外头的事,可也知道现在朝廷上能打仗的将领实在是太少了,康王再骁勇,也只能守卫一方,”

杨骄叹息一声,“开国时的那些将军们若还在,又怎么会任何鞑子在咱们的国土上来去自由?!”

“你说的没错,虽然现在晚了些,但比什么都不做的强,我堂堂大晋,数千里边防,就像个到处破洞的口袋,只守了宣大线,又有什么用呢?”

周承辉的心情一下抑郁了,连杨骄一个闺阁女子都能看到的问题,那些朝堂上的重臣们,却视若无睹般的日日醉生梦死。

“不过单靠武进士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可惜别看那些武将们,打仗不行,拉帮结派倒是不输文臣,”

周承辉冷冷一笑,他对父亲周璨也没抱多大的指望,等将来再从他手里接过的江山,还不知道会被折腾成什么样子呢!

只是这些话,他做儿子的,在心里想想也是不应该的,更不要说诉诸于口了,“今天被高先生跟你这么一提醒,我要做的事儿还真是挺多的,”

周承辉没了笑模样,杨骄也知道他是为朝事烦心,但她如今已经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跟着杨华哲和杨华耀也知道了不少外头的事,“那日我六叔回来,竟嚷嚷着再不赴考了呢,也叫我父亲烧了书房,带着哥哥弟弟们随他高乐去,”

“这是为何?”

郭老夫人督促儿孙上进的心有多热周承辉再清楚不过,而杨华耀又是杨华峰这一代中最聪明的一个,他吵着不再下场,这里的一定有什么蹊跷了。

“还不是被现在的捐官儿给气的,要说这捐纳也算是给有心报效的人开了一条路子,只是,”

杨骄摇摇头,现在这朝堂上以银换官已经蔚然成风,而花了大价钱买了官职的人,又有几个是真心为了报效朝廷的?

“我六叔偏又是个再傲气不过的人,想是在外头受了什么闲气,”

杨骄蹙眉道,“其实连我二伯跟三伯家的两位兄长,也是捐的出身,不过么,若是为着名头好听些,捐个功名也就罢了,最怕的就是没有报效之心,在其位不谋其政,甚至遗害于民,就更坏了,”

捐官的危害又岂止是这一点?税收,冗员,贪赎这些都是随之而来的弊病,不过杨骄能看到这些,已经不是一般闺阁女子可以相比的了,“你六叔的性子也确实是狂狷了些,若天下有才之干都如同他一样不肯折节,岂不是真的要将国事黎民都交给那些逐利忘义之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