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穿越之民国明珠 > 第23节(第2页)

第23节(第2页)

“不觉得,我爸爸十八岁加入革命党,二十二岁开始带兵打仗,这十几年大大小小的战役也不知道参加过多少次。战场上每一天都在杀人,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舒眉说,这些年你一直在金鑫保安会负责武力维持地方治安。那么,打打杀杀在你的生活中也是寻常事了,对吧?”

江澈情不自禁地点点头:“是的。”

一问一答的谈话中,两人忽然听到身后不远处传来马嘶声与扬蹄声。他们双双回头循声望去,发现原本系在樱树下的那辆敞篷马车,已经被两个流氓模样的人飞快地驾走了。

江澈下意识地追了几步,但是他一双腿怎么可能追得上两匹骏马快驰如飞的八只马蹄呢?只能是徒劳无功地看着马车越跑越远。

一旁的薛白气得直跺脚:“有没有搞错?光天化日之下就敢这么明抢啊!我要去找首都警察厅的陈厅长投诉,一定要把我的马车找回来不可。”

江澈却另有建议:“这里是新安帮的地盘,如果想要找回马车,与其找警察厅厅长不如找新安帮的人来得更快。你跟我走吧。”

不明就里地跟在江澈身后,薛白一边走一边询问:“我们去哪儿呀?”

“附近就有一个新安帮的分堂,我们去找堂主,请他帮忙追回马车。”

在帮会林立的民国时期,无论城镇,每个盘踞其中的帮派都有自己的地盘。能在地盘上“做生意”

的扒手、小偷等,绝大多数是该帮的徒子徒孙,各有小头目负责管辖。帮规规定,每做一单生意必须向头目汇报,将财物或现金上缴,然后再实现分配。谁也不敢违反这项规定,否则就是欺师灭祖,要受到“三刀六洞”

的严惩。

而上缴到头目手里的财物,一般情况下都会留上三天再重新分配处理。因为如果徒子徒孙们一时眼拙,偷了不该偷的人,失主是可以通过巡捕房或关系网索要追讨的。那样帮派就会及时退还财物,以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在二十年代的上海,曾经有一位英国政府的外交官携带重要文件由伦敦来华。人才刚在上海外码头下了船,没走几步夹在胳膊下的一只公文包就不翼而飞,当时整个人惊得面无人色。包里的钞票丢了也就丢了,可是那份英国政府给上海领事馆的国际性密件却是万万丢不得的。

这桩公文包失窃事件一报上去,整个领事馆的人都急得手足无措。让英巡捕去查根本无从下手,华人探长也束手无策。最后还是出动了著名的青帮大佬季云卿,一声令下召来手下五十多个小头目,各自排查自己辖下的小脚色是否做了这笔“生意”

,这才顺顺当当把公文包找回来了。

不独是上海这样子,北平天津南京这些帮派林立的大城市也都是如此。如果丢了重要财物,找帮会寻回失物绝对比找警察要快得多。所以江澈想也不想地就否决了薛白找警察厅长的打算,而是带着她去了新安帮的忠义堂。

玄武湖东面的一条街道驻着新安帮的分堂忠义堂。执堂的堂主名叫郑安,是苏州人,刚到南京这个分堂上任不久。

新安帮属洪门分支,洪门在民国时期是一个全国性的大帮派,各种支流很多,相当于大集团旗下的一个个自负盈亏的子公司。金鑫商社的理事长李保山也是洪门中人,所以说起来和新安帮算是师出同门的自己人。

不过,虽然攀得上几分交情,但江澈造访新安帮忠义堂,请求帮忙寻回被盗的马车时,堂主郑安的态度却有些不冷不热,还提出了一个要求:“你就是金鑫保安会的江澈啊!听说你年纪轻轻却练了一手好刀法,能不能耍几招让我开开眼界呀!”

郑安这话暗含轻慢之意,刀手的刀可不是拿来耍的,又不是街头艺人的舞刀卖艺。江澈的眼睛微微一眯,目光凝成锥似的锐利两点,神色却依然保持着平和说:“郑堂主,我今天没有带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