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罗一没动筷,等吴筱吃饱了把人送到马路对面。脑子里合计着事儿,溜达到不远处稍微有点规模的小市,买了十多袋冻包子、饺子、馄饨、元宵什么的。
结完账往外走时,迎面碰上大高个的卢婷婷。
罗一笑着点了下头,算是打过招呼。卢婷婷好奇的问“你买这么多东西?”
“都是冻的,早晨起来热一下就能吃,省事儿。”
罗一示意了下拎着的大袋子。
“这么多,什么时候能吃完呀?”
“扔冰箱里冻着呗,省的总买。走了啦。”
罗一说着话跟卢婷婷错开走出市。
卢婷婷回头看了罗一一眼,表情颇有点意外。一般男生碰到今天这种情况,要么耍帅装酷,要么磨磨唧唧的没话找话,可这家伙居然说走就走了。
还,真挺让人意外的……
罗一不是圣人,但卢婷婷对于心里年龄足有四十多的他来说,就是个长的挺漂亮的小姑娘罢了。
这要动起什么心思,那不变态嘛。
拎着一堆冻食品回饭馆,拜托老板娘帮忙冻着。又要了一箱酒和四个下酒的菜,压了五百块钱才回到包房。
听几个人在讨论当海员能赚多少钱,便小声问胡洋“怎么不说草莓的事儿了。”
“弄不了。”
胡洋失落的摇头。
“不是说挺挣钱的吗?”
罗一纳闷。
“投入大风险高。”
胡洋带着点心有不甘的说“一个暖窖子投入七八千,还得买煤买柴火烧火墙,一旦招病了就全完。就算不招病,赶上连续阴天下雪的也完蛋。”
罗一听说一个大棚投资只要七八千,冬天还得买煤柴供暖,足足愣了好几秒。
随后反应过来,胡洋说的是那种老式的屁大点面积的三面墙暖棚。
那种暖棚技术,在他最初跟朋友合伙干农家院的时候,就已经基本被淘汰了。
转念一琢磨,于维盛非常钻研大棚种植技术。国内好多新技术都是他从国外引进或者摸索出来的。
找这么看,他家正在使用的,应该已经是北方地区最新的东西了。
对罗一来说,这绝对是好消息。
因为,罗一盯上的赚钱门路,是草莓种植技术和大棚技术。草莓种植技术就不用说了,育苗、移栽、温湿控,病虫害防治,抗灾、肥料与农药的应用,罗一都门清。
大棚技术前景就更广了,不仅仅是种点草莓和小柿子,蔬菜甚至果树都是应用方向。
千万别以为大棚就是打个骨架,外面蒙上一层塑料布就完事儿了。
里面涉及到的技术多了,面积与产出比、选材、结构、高度、朝向,每一项都是大学问。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不断摸索改良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