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二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那还等什么,现在就把他们弄地里去啊。”
苏武摇了摇头“着什么急,草木灰和粪便不可以混掺。”
“会适得其反的。”
“为啥?”
“这是科学,你不懂!”
其实何止他不懂,整个大明也没有懂的。
像草木灰,人畜粪便、豆渣、芝麻渣等各色渣,在古代早就开始使用。
但为什么产量提不上来了呢?
原因就是他们缺少理论依据。
这些肥料,古人往往只用一种或两种,根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而苏武就是根据理论基础,把各种肥料系统整合起来。
钾长根,磷长叶,氮长果。
三种元素缺一不可。
像草木灰对应的是钾,骨粉、对应的是磷,粪便豆渣对应的是氮。
只要把这些有机肥按不同农时撒入田里,才能真正提高亩产量。
还有一点,就是苏武不是简单的把各种原材料堆积起来。
他还根据后世经验,把人畜粪便、各种渣渣及磨成粉的骨粉等都按类别堆入坑池酵。
各种有机肥经过酵后不仅能杀灭材料中的病原菌、草种等。
还能通过矿质化和腐殖化的过程,将有机质转化为植物容易吸收的物质。
同时也能改良土壤质地。
这就是苏武后世有机肥的做法及运用。
“那这些肥料什么时候撒到地里?”
卢二继续问道。
苏武摇了摇头“这得问许老头,我也不知道。”
其它像施肥、翻土、驱虫,灌溉等耕种理论,苏武也是不清楚的。
他只能大概的给出方向。
最终还得靠像许广许老头这样有经验的老农。
苏武打算根据他们的意见做出详细的规划,同时在老农们的建议与指导下开展试验田的工作。
对有机肥的播撒时间,数量,驱虫方法、时间、以及灌溉时间等都给出一个标准。
到时再根据田地收成情况不断调整各项标准,从而整理出一套最佳的种田方案。
这样,大明的亩产量才会显着提高。
这就是生产力的一种,也是科学基础的体现。
崇祯十年十月中,天气渐渐转凉。
红土堡所有耕田也已播种灌溉完毕,往年这个时候,闲下来的军户开始准备过冬之物。
但今年苏武却把堡内所有人都召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