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灾民太多,堡外的粥棚又没粮了。”
许二柱慌张的前来禀报。
苏武揉了揉脑袋,不再去想几个月后的事情。
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能救一个灾民,就救一个。
“不是刚送过去三石粮吗?”
苏武问道。
许二柱道“昨日灾民还只有三四百人,今日不知怎的,就突然暴增到近千人了。”
“王书吏说流民往这狂涌的势头还未减弱,如果任由灾民涌入,很有可能会达到上万人。”
什么?
上万人,这不是要把红土堡吃成渣了?
难道整个大同左卫道的流民都跑自己这来了?
苏武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王洋人呢?”
“王书吏在在堡外指挥灾民。”
“带路!”
红土堡西面几百米范围,有一片搭好的窝棚。
这是去岁苏武招募的流民暂住之地,随着红土堡改民入军的政策,原四五百流民都已成为堡内军户。
苏武出钱修缮了堡内一些无人住的草房,把大部分人迁入了堡中。
这些窝棚就这么萧条下来。
没想到还未过几个月,这里又人满为患。
此刻,窝棚里散乱的躺着一些老弱病残。
他们中有的双眼紧闭,气若游丝。有的被疾折磨,哼哼唧唧,不住的颤抖。
最多的还是半大的孩子,他们无助的在窝棚内哀嚎痛哭。
“妈妈,我要妈妈。”
一个怀中抱着刚出生没多久的婴儿母亲,拿起瓦片,划破了早已瘦成干的手臂,把自己的鲜血喂给了孩子。
“乡亲们,施粥了,快快。”
不远处的几个大的粥棚传来阵阵呼喊声。
闻讯的百姓,迅起身向粥棚跑去。
“乡亲们不要挤,不要乱,都有。”
王洋在旁边不断的呼喊。
但面对乱成一片的灾民,他感到无力。
从堡内赶来的苏武满脸黑线。
这哪是施粥?这和抢劫无异了。
乱哄哄的灾民队伍全是青壮男子,为数不多的老幼妇孺还被挤在了外面。
那些青壮推开施粥的兵丁,自的下碗去捞。
自己动手也就罢了,他们还霸占着位置不动,吃完碗里的粥,再次去捞。
后方的青壮看不惯,上前就去撕扯,很快混乱的队伍,更加混乱。
书生,真是书生!
王洋你这个大傻子,给你的一什军士为什么不用。
你就让他们在旁边站着晒太阳吗?
“大牛,去带人维持秩序,再有抢粥的拉出去打!”
苏武懒得说他,直接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