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是,先把省里那位领导的儿子放一边,咱们只当不知道。”
“先抓住侯常务这一个点做文章。”
任戊坐在吴刚的面前,开口分析道。
中午一点钟,吴刚从市里回到了光明县。
吴刚回到光明县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任戊打去了电话,提出要和任戊见一面。
两个人约在了任戊早上和谢拥军见面的茶馆。
等二人碰头之后,吴刚先是将王昌国的态度和任戊说了一遍,不过隐去了王昌国对任戊的评价部分。
而任戊则是一五一十的将谢拥军讲述的细节复述给了吴刚,并且加上了自己的猜测。
在听到任戊的意见之后,吴刚轻轻的点了点头。
“我和你想的一样。”
“现在是关键时期,不宜树敌太多。”
“不过我左思右想,都觉得你的计划并不完整。”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任戊以为是自己这位老领导瞧出了什么,索性也不隐瞒道。
“您还记得我昨天跟您说的三个人里面的张顺吗?”
“现在估计侯常务那边已经知道张顺被关进看守所了。”
“甚至可能连咱们让张顺带给张为民的是什么话,侯常务那边都已经掌握了。”
“您觉得这种情况下,侯常务还敢信任张为民吗?”
“如果在这个时间我姑父实名举报的事被媒体抖落出来,您觉得侯常务还有心思应对吗?”
听到任戊的解释,吴刚这才有所明悟。
张为民给侯跃当了炮灰。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讲,侯跃都应该保证张顺的前途。
否则如果张为民在关键时刻反咬侯跃一口,侯跃恐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在上辈子的时候,才会有张顺在自己父亲被纪委带走之后辞职下海的故事。
毕竟受张为民的影响,当时的张顺已经基本可以宣布仕途无望了。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来自吴刚的压力,令侯跃不敢轻易的让张顺脱离自己的掌控。
一旦张顺离开侯跃的视线。
那么完全掌握着公安局的吴刚,会立刻利用张顺从张为民那里打开突破口。
这也就是为什么前一天晚上任戊会卖力说服黄静,要将张顺送去和张为民见面的原因。
其实张顺带什么话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行为对于侯跃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安定的因素。
想到这里,吴刚这才大概明白了王书记所说的‘弃子先行’。
这个时候的侯跃恐怕已经要被迫放弃张为民了。
不过对于侯跃来说,此时的张为民还有一个作用。
那就是利用张为民原光明县信访局局长的身份,向吴刚这个主管信访的领导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