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伯玄的老家在武功县,五岁时父母死于战乱。”
“在那之后,他便流落街头,四处乞讨为生。”
“十四岁时去齐家打零工,从高处摔了下来,之后脑子就不太灵光。”
“听说那段时间,他整天胡言乱语,说着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
“后来等好起来就做了齐府的伴读书童,陪着齐家的小少爷一起读书。”
“并在贞武元年,陪同齐家少爷参加科考,可齐家少爷却在殿试中名落孙山。”
“齐家认为他是不祥之人,便将他逐出齐府。”
“离开齐家后,他便消失了整整一年,听说是在家中闭门苦读。”
“在贞武二年他便参加了当年的乡试一举中试,夺得亚元之号。”
“贞武四年,他入京参加会试,成为我朝开国以来,第一位出身北方的进士。”
听闻王公公的一番话。
李元凤的眉头皱成了一个疙瘩。
“如此说来。”
“这个6伯玄甚至连私塾都没有上过。”
“就是给齐家的那个小少爷当了几年书童,就考上了进士?”
“是。”
得到王公公的肯定。
李元凤心中的震惊已然无以复加。
要知道,当今天下的官员,十之八九都是来自于南方。
至于其中原因无二,无非是北方的教育资源差,在考试当中实在是比不上南方考生。
也是因此。
当年6伯玄这个北方考生中举的时候,直接在北方士林中引起了一场骚动。
因为北方出个举人,实在是太难得了。
不过么,也有那么一些人认为。
6伯玄之所以能中举,是李元凤为了照顾北方士子的情绪。
为了让朝堂上能够多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可李元凤自己却很清楚。
6伯玄能中举,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
但在知晓了这个人的经历之后。
李元凤着实是有些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这究竟是怎样一个奇人。”
“能凭借给别人当书童直接中举。”
李元凤目光幽深的望着前方道“若这是真的,那这个家伙简直就是天纵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