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战国霸主先后顺序 > 第四十八章 剪不断理还乱(第2页)

第四十八章 剪不断理还乱(第2页)

魏惠王阴沉着脸看去。

“大王恐是有所误,衍只是承认《兴魏五则》由吾所着。至于这锺邑一事,公孙衍不过一差人而已,得相国举荐,太子亦应允,不过是奉命而行。

况且,事当日,车夫便返回大梁,该已是将消息告知相国,可衍并未收到相国答复。本是想着查清此事缘由,故而留在锺邑,未曾归梁。”

听着一堆的说辞,魏惠王神色疲惫的后靠,随口道“也就是说,尚未闹到百里民愤之前,尔便让车夫回梁,将车夫告知了相国。”

末了,魏惠王缓缓的上下点头,看上去已然有些不耐烦“传车夫。”

正当此时,朱威突然间站了出来,“大王。臣朱威,昨日已经查问过车夫,的确如公孙衍所言,村落生第一起命案之时,公孙衍便差遣其回到了大梁。”

此言一出,惠施顿时便觉得无法安分,也渐渐为公孙衍的心思缜密,以及临危不乱,而感到了些许担忧。

事情的展已经大大出乎了其预料,尤其是朱威的言语,听上去更像是为公孙衍说话。

暗自里想了想,心有不安的惠施着急的一步跨出,抢在魏惠王开口之前“臣惠施亦可以肯定。”

将原本想把责任死死按在公孙衍身上的想法一改,拐弯抹角的,开始随着公孙衍的应对来为自己开脱“前日上朝时臣已是说过,对此事知之甚少,便是因为这车夫归来时,事情远没有当今百里内百姓激愤这般可怕。只因公孙衍未曾归来,故而臣以为只是遇到了些许阻碍,以为太子应有过交代,这才没有太过上心此事,以至于事情到了这般地步。”

只可惜,惠施这脸变得虽然快,可公孙衍并没有想要帮惠施一起开脱。

戏谑似的朝惠施看去,其阴阳怪气的道“太子不过是从旁协助,另监视此事。相国一再推辞身负之责,枉为国相。”

“公孙衍——”

惠施气的脸色铁青。

颤颤巍巍的伸手指去,惠施怒目道“变法改制一事由本相和太子商定,岂由尔一无名之辈在朝堂上指指点点。”

一众卿家中,陈轸突然的抬头,不失时机的一步跨出“大王,陈轸以为公孙衍所言不虚。无论如何,此事因变法而起,相国奉命却不尽心,朝堂之上却只会一再推辞,实在是辜负大王的器重。”

如此局面,众人所指下,惠施已经彻底的不知如何是好了,只得又将头转对魏惠王“大王,臣并非推卸,只因此事尚未查明,却被陈大夫在这朝堂上道出。臣本打算查清背后缘由,再行禀明大王的。非惠施推卸,实乃是时间不巧。”

“大王。公孙衍无官无职,相国前番却将此责任推到了公孙衍身上。想那十万大军交战,战败了,责任主要在将军,即便是兵士不够强,也是将军无能。

再如何辩,也是相国主责此事,事已至此,为了大魏安定,为了百姓安心,陈轸恳请大王,尽早处置二人,也好给百姓一个交代。”

好好的朝会,到了此时已经变成了杂乱的争吵。

看似所有的错都在惠施。

但下一刻,所有人都认为跟惠施处在对立面的公孙衍,却拱手说道“大王,锺邑之事若真是变法触怒神灵,也还是相国、太子以及吾公孙衍先被惩罚。百姓无辜遭难,定是有人故意为之。衍生出此乱,天大的罪也甘愿,只希望大王能够在平息民愤之后,查出背后的真相。”

紧接着,石渊脑袋一晃,惊慌的站出“大王,短短十余日以是百里之地的百姓不得安生,若是再拖延,怕会牵连的更多。为了大魏的安定,臣石渊,恳请大王先处置相国和公孙衍,以安民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