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57章认错的概率
一开始的时候,就是为了担心辰并不是因为自己而突破的这种情况所以才采取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策略。
一边加强感情攻势,一边提醒辰他已经突破了。
事情最好的结果就是抱得美人归。
最坏的结果,辰察觉到了以后,恭敬又忠诚的站在自己面前“你是一个好主人。”
——心碎莫过于好人卡了。
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宁桦觉得自己的耐心还是少了。
于是来了一回比较明显的策划。若还不行……
额,抱歉,下个计划还没想好。这种事情也是需要灵感的。
宁桦点开了网络上的一些评论,都是赞美“辰”
的。他相信这些评论辰都是看得到的,虽然自家空间里的相关评论,都被辰屏蔽了,不过辰一定能看得到。
不过,不被人看出破绽和被那么多人认成是人类是两种性质的体验。
再加上……多好的元宵佳节啊。
宁桦立刻把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给放了出去。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礼花,宝马,香车,音乐,月光,花灯,美女,华服,首饰……
完全是元宵佳节,万民狂欢的美景。作者用文字把一副繁华的画卷展现了出来。
最后一句话却把作者的内心升华了。
众里寻他,终于发现所要寻找的人的喜悦。
也有那人竟然站在幽暗阑珊之处的悲凉。
更有柳暗花明一般的惊喜。
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和前面热闹的繁华成了明显的衬托和对比。
只表达了一个意思,前面的繁华都是过眼云烟,我所要找的只有你。
在这繁华中找了整整一夜,万幸,我终于找到了你。
若没有你,一切的繁华和热闹都没有了意义。
不过呢,根据诗词都有两重中心思想的“标准”
解说法,还有人分析出,这首诗结合了诗人当时的自身背景,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体现了诗人无比惆怅的孤芳自赏的感觉。
这种答案在考试的时候无往不利,在此佳节的时候,就不扫这个兴了。
这首诗一出来,瞬间戳爆了之前寻人游戏的报名。
热恋的,新婚的,已婚N年的,试图复婚的,想要告白的。全部拥挤过来报名。
谁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份众里寻他,暮然回首的缘分,以及在找到的那一刻圆满的回忆。
这样的情侣互找游戏自然不是第一次出现,但是在一个有氛围有内涵有故事的背景下玩就瞬间档次不一样了。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