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蕴嘴角一抽,“这么龌龊?”
“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去揣测朝臣,多数时候得到是欣慰。”
段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牵一发而动全身,看来是没人想做那一发了。”
“放眼京官,似乎也无人合适。”
京官……
“安相的意思,从地方官员中寻觅?”
她不知不觉地皱了眉,这提议,似乎和朕想的不一样呢。
“陛下是否已有主意?”
安正则见她这表情,便知这方面她从未考虑过。
段蕴说得含糊不清,“朕也觉得京官都不合适,也想过从地方上调人来任职……”
安正则无声地询问,然后呢?
“安相还记得上个月讨论的裁剪冗员一事吗?朕还是打算把地方吏治做一番变革,这事牵扯过大,一时半会是不提上日程的。故而目前不打算调动地方官员。”
她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安正则有些了然,“看来陛下心中所想,是位宗亲了。”
段蕴心知她这想法有些不合常态,扭扭捏捏了这么一阵,终究还是说出了口,“还是位藩王。”
安正则早有心理准备,就算听她说什么异想天开的话也波澜不惊,“藩王任京官,百年来我朝也只有过一次先例。”
“毕竟还是有过……”
当年的那位藩王,暗中私营盐铁,买马养兵,皇帝把他弄到明安做官,非是重用,而是要打压他的势力。说得实在些,那恐怕是变相软禁了,明安城不比封地,一举一动都在天子脚下,多少双眼睛看着,任谁也掀不起大风大浪。
“陛下的意思,莫非是阳城王?”
“不是三皇叔,朕的意思是,留九皇叔在明安。”
安正则眉梢轻蹙。
“三皇叔母家强大,即便人来了京城,可是……”
段蕴停了言语,却又补充一句,“何况萧氏一族,都在明安住着。”
若要打压段清昌,任他在封地蹦哒反倒更好。萧家的宣国公,阳城的三王爷,一去千里,力量反倒分散,对皇上来说自然是有利的。
“那便依陛下的意思办。”
安正则虽直觉好像哪里不妥,但也着实没有更好的办法。
“可陛下为何单单选择了九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