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俩说着话,苏冰就问中午的饭菜,好提前让厨下准备。何子衿道,“中午就咱俩,省事,做些简单的就行。”
苏冰道,“父亲、相公、二弟三弟不回来么?”
何子衿道,“阿晔他们头一回去徐山长那里,徐山长为人热络,必要留客的。还有吴夫子,最是好酒,今儿他们带去好酒,一会儿吴夫子也得过去,有得热闹。”
果然,何子衿这话不错,一时就有徐家下人过来说,都留在徐家吃饭,他们太太请何子衿婆媳也过去一道用饭。
何子衿笑道,“我必料得的。”
让丫环带上自家养着的两尾大鲤鱼,带着媳妇去了徐家。
闻道堂乃学子聚集之地,闻道堂的夫子不好与国子祭的官员相比,不过也都是在野名士,阿念与他们处得熟悉了,自然会带着儿子们一道跟着谈诗作文,增长见识。
阿晔年长,与长辈相处起来很有分寸,态度拿捏的也恰到好处。尤其阿晔才学不错,吴夫子都说,“贤侄这样的才气,上科怎会落第?”
阿晔道,“兴许是文风不得考官喜欢。”
吴夫子摆摆手,“我说这话就俗,我自己也落第好几十年,说来,我自问学问也倒能拿出手去,要我说,考官都是瞎子。”
阿念道,“吴老弟你是学问太深,阿晔呢,则是有些浅了。”
徐山长道,“阿念这话,深得我意。”
男人们说些科举文学的话不足为奇,奇的是,双胞胎一向是屁股上生弹簧的性子,这俩人今天咋这样坐得笔笔直,一幅正襟聆听的乖巧样啊!
何子衿很是欣慰双胞胎长大了,出门原来这样稳重,当然,如果不是一会儿见了人家吴徐两位姑娘,然后,一口一个“徐姐姐、吴姐姐”
的,就更好啦。
就是叫姐姐也无妨,双胞胎论年纪的确略小一些,只是,双胞胎你俩耳朵尖儿怎么红啦~
作者有话要说: PS:第二更~~~~~~~~~~~~今天就两更啦,大家早些睡,晚安~~~~~~~~~~~~~种田文就是家常里短啊~~~~~~大家休息一下,下章就继续风云迭起啦~~
☆、第508章帝都风云之六零
第508章
何子衿发现,双胞胎春心萌动了。
这种判断,当然不是仅凭双胞胎见着女孩子就耳朵尖儿泛红啥的,耳朵尖儿泛红,也有可能是双胞胎害羞嘛。虽然何子衿一直觉着双胞胎脸皮奇厚,不存在害羞这种东西。不过,以此来判断双胞胎发春也是有些草率的。
何子衿的判断依据充分的多,那就是,自从见了人徐吴两家的两位姑娘后,双胞胎这最不愿意来郊外乡下的人,竟然一有空就过来,一有空就过来,而且,只要来,肯定会带礼物。还是三份儿,东西都一样,但,一份儿是普通包装孝敬父母的,还有两份儿精包装的,必然是一份儿送去徐家,一份儿送去吴家。开始还要他们娘与他们一道过去,后来处得熟了,就不用娘陪着了,双胞胎自己开展外交。阿晏是与吴家两个小弟成了朋友,阿昀呢,只要过来,放着他爹这么个大探花不请教学问,必然要往徐山长家请教学问的。这种舍近求远的行为,只要不瞎的,都瞧出了点儿门道。
尤其阿念,阿念还挺生气,私下拍着普装的点心包,与子衿姐姐道,“养儿子有什么用,都是白眼狼,以前也没想过给老子送东西!这送,怎么还两样待遇!”
何子衿笑道,“都一样的点心,就是包装不大一样。再者,就是一包不给你,你也是亲爹。倒是别人家,不勤快着些,老丈人可能就换别人的了。”
阿念很不耻双胞胎这种行为,评价道,“完全没有我当年半点儿风范。”
何子衿心道:你有个啥风范哟~
何子衿是挺看好双胞胎的,很懂得表现嘛,就凭这主动劲儿,以后也绝打不了光棍儿啊。
双胞胎这般殷勤,徐太太吴太太都挺喜欢这两个半大小子,主要是,双胞胎殷勤的不讨人厌,大人们与他们俩说话吧,还觉着俩人挺有意思。
徐太太就很喜欢阿昀,常与丈夫夸阿昀,“江夫子家里也是书香人家,孩子们自小念书不稀奇,难得的是,阿昀这样用功念书,还很知道庶务,会过日子。”
徐山长道,“要我说,江夫子不该让孩子小小年纪接触庶务,家长里短的,分了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