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清和主要讲了什么 > 第9页(第1页)

第9页(第1页)

家中的大屋没有卖,三亩旱田交给了孟重九的长孙耕种,除税粮之外,孟王氏只留一成,余下的全归对方。这是孟清和同孟王氏商量后决定的,孟重九帮了他这么多,对方不提,孟清和却不能不放在心上。人情往来,终究也是门学问。临走之前,孟清和还做了一件事,他将家中抄录的两本儒学典籍和笔记交给了族中长者。&ldo;清和为报父兄之仇,弃文从武,这些于清和已是无用,不如托于族里,送与族中子弟。&rdo;在孟清和看来,书中的内容他能倒背如流,此举不过是将自己用不到的东西送人,顺便结个善缘。于孟氏族人却是件了不得的事。书籍已是难得,何况还有孟十二郎写下的笔记。他可是考中了童生的,若非被学中赶出,便是秀才也能考得。族中长者做主,将此事书于木匾之上,奉于祠堂之中,以彰孟十二郎之德。贺县令闻听,赞叹孟清和的为人之余,也为他不再科举略感惋惜。&ldo;此子着实难得。&rdo;不出几日,孟十二郎的美名更甚。若非他现在是军户身份,又在孝中,恐怕媒人能踩平孟家的门槛。孟清和有些不好意思,不就是送了几本书,做了一回好人好事吗?归结起来,还是孟某人对大明朝不够熟悉,对&ldo;读书&rdo;一事在这个年代代表着什么认识不够。当他真正明白这件事背后代表的含义,已经是几年之后了,到那时,孟家子弟,但凡走科举之路的,都会感念一声十二郎,便是北平府乃至日后的北直隶,也都晓得&ldo;十二郎赠书&rdo;的典故。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盖莫如此。离开孟家屯,孟清和便一路北上,他与同里的十二名男丁一同被发往开平卫等处戍屯。除了他是主动从军,余下众人皆是被勾补或是跟补之人。随行的还有几名差人和两名武官,待出了北平府,队伍中又多了二十余人。用五六个面饼和半只熟鸡,孟清和成功和两名差人称兄道弟,还从他口中打探出大部分后来者的来历。&ldo;罪犯充军。&rdo;一个差人抹去嘴上的油花,指着坐在路边休息的一个中年男人,&ldo;瞧见那位没有,原兵部武库司郎中,五品的官,如今,嘿!&rdo;孟清和恍然,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难怪这位的表情会如此猥琐。在明初当官的确是一件朝不保夕的事情。所谓杀官不止,灭门不息,同榜进士一网打尽的彪悍事例,估计只有在洪武朝才能一观。兵部武库司掌管兵籍,武器,武举。武库司郎中是个肥差,危险指数更高。在这里见着一位,不奇怪。短暂休整之后,队伍继续上路。沿途所见风景渐渐变得不同,风中仿佛能闻到大片青草的气息。在主要路段设置管卡盘查的巡检也变得分外严格,即便有差人随行,孟清和等人又有牙牌随身,巡检照样一丝不苟的查看公文路引。后世警察查户口,估计也没这么认真。过了承德,队伍再次分开,被勾补军籍的大部分兵丁目的地是新城卫,另有十余名罪犯充军者被发往全宁卫。孟清和则同那位倒霉的前兵部武库司郎中一起前往开平卫。为何他会和一名犯官享受同样的待遇,被发往边境极北?据悉,是因北平都指挥使陈亨在孟十二郎的&ldo;分配&rdo;问题上插了一脚。武人考虑问题的方式素来直接,杀鞑子,为父报仇,当然要去能见着鞑子的地方。陈亨的确是好意,但于孟清和,就未可知了。入夜前,孟清和一行终于抵达了隆化。连日赶路,即便有马代步,孟清和也是吃不消了。那位原兵部武库司郎中倒是精神奕奕,在差人看不到的空隙,盯着孟清和装干粮的袋子眼冒绿光,手掌一张一握,骨节咔吧作响,大有起而夺之的意图。看着那双冒绿光的眼睛,孟清和预感不妙,连忙后退两大步,中途不忘发挥乐于助人的精神,一脚将距离稍近的孟清江踹了出去。只是踹的方向有些不对,孟清江于半空中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直接扑到了郎中大人跟前,惯性作用下,前郎中大人的后脑勺成功磕上了地面。流没流血不知道,肿一个大包是肯定的。解决了五谷轮回问题的差人回来,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幕。孟清和先一步捂住孟虎的嘴,干笑两声,&ldo;两位切莫误会,实乃吾之堂兄仰慕前郎中大人武艺卓绝,切磋之余,难免马有失手,人有失蹄……&rdo;方圆五里之内,瞬间寂静无声。孟清江未及站起身,后槽牙已磨得咯吱作响。孟清和,孟十二郎,老子与你势不两立!初到开平卫孟清江又被非自愿的坑了一把,每每看向孟清和的目光,深刻表达着恨不能喝其血、啖其肉、寝其皮的强烈愿望。脑袋上顶着个大包的前兵部武库司郎中,却对孟清和表示出了极大的善意,走在路上,时而回眸一笑,带着文人的风骚和武人的明媚,满是尘土的脸上充斥着酒逢知己,相见恨晚的感慨。在某个差人再次溜号的空隙,前郎中大人凑到孟清和跟前,叹道:&ldo;小友浮石沉木之能世所罕见,实乃我辈楷模。若在朝堂为官,定能伏虎降龙扶摇直上,弃笔从戎着实是可惜了。在下若有小友三分之能,也不会落此下场,呜呼!话说,你真的不重新考虑一下?若要再行科举之路,并非没有办法,在下可以为你引荐……&rdo;孟清和看着他的目光,就像在看一个不折不扣的疯子。这位都这样了,还为他引荐?前郎中大人肯定被磕出了脑震荡,并且短期内毫无痊愈的迹象。随着旅途的延续,孟清江时刻勤练以眼杀人的绝世武功,孟虎一直正直善良且光芒万丈着,前郎中大人逮着机会就孜孜不倦,孟清和如枯萎的仙人掌般日益憔悴。心累,身也累。大明朝的交通运输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路况不佳,交通工具匮乏,在边塞之地,高档一点的马车都是传说中的神话。这种情况之下,后世只需要几个小时的车程,孟清和等人硬是走了几天。再加上前郎中大人时不时的&ldo;唐僧精神&rdo;,当终于抵达目的地,看到开平卫那高大的城墙时,孟清和差点趴到地上嚎啕大哭。解脱了,终于解脱了!再没有比被别人&ldo;唐僧&rdo;更难受的事了,他终于体会到了孙行者的痛苦。早知如此,他绝对不踹孟清江那一脚!&ldo;到地方了。&rdo;两位差人显然是做惯往边塞押解犯人的活计,熟门熟路的走到城门之前,守城的兵卒竟是熟人,打招呼的第一句竟然是:&ldo;这回是几品的官?怎么才一个?难不成都砍了?你是不知道,这段时间,咱们这缺人啊。&rdo;孟清和听得冷汗潸潸,可见犯官充军已成了潮流,每月不来上几回实属稀奇。明太祖,威武霸气!差人带着前郎中大人进了城,孟清和上前一步,将随身牙牌和路引递上,在兵卒查看牙牌时,仰头望向城门和包着砖皮的土墙,胸中涌起一股类似豪迈与苍凉交杂的情绪。开平卫是大明捍卫北疆的边防重地,曾是元朝上都,由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修建,在元朝定都燕京后改为陪都。元世祖在这里登位,元顺帝从这里被赶往应昌,历经百年风雨,它见证了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见证了游牧民族与汉家王朝在元末战火中的盛衰更迭。辉煌,荣耀,战乱,火焚。城墙上有泥土和瓦砾重修的痕迹,原来的七门已封闭六门,只留南门进出。城门上方的开平二字,被黄沙浸染,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沉淀着大明军人的硬骨与强悍。闭上双眼,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千军万马在草原上厮杀的场景。人叱马嘶,刀光血影,从草原上吹来的风仿佛都带着血腥的味道。这不是一场游戏,也不是一场梦,而是真实的一切。他是真正的活在这里,活在六百年前的大明王朝。这里有他的亲人,有他现在和将来将为之奋斗的一切。&ldo;十二郎?&rdo;守城门的兵卒早已检查过牙牌,孟清和却半天没有反应,直到孟虎拍了他一下,才啊的一声回过神来,对上兵卒好奇的视线,捏了一下拳头,歉意一笑,&ldo;麻烦了。&rdo;从兵卒手中接过牙牌,孟清和深吸一口气,正要迈步进城,眼前的兵卒脸色陡然一变,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拽住孟清和的后领,&ldo;快进城!&rdo;守城的兵卒像是拎只猫似的把孟清和拎进了城内,孟清江和孟虎紧随其后,城头传来了号角声,孟清和挣扎着回头,能见到穿着絆袄的步卒和扛着农具的壮丁正从四面聚集,急急向城门处涌来,还有十数匹没有配鞍的战马,五六个步卒挥舞着鞭子,拼命将它们赶进城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