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潜离开曲阜赶往济南,向王永吉敲诈了五十万两银子后就回了京城。
钟君义送走高起潜,然后去找了孔贞运。
孔贞运家正在为孔胤禩办丧事,钟君义听说了孔胤禩的事迹,当然要来吊唁。
孔贞运却没有给钟君义好脸色,说“哟,这不是武王转世的钟二公子吗?难道我孔家有旱魃余孽不成?”
钟君义道“子不语怪力乱神,孔辅作为孔家子弟,不会也相信坊间的流言蜚语吧?”
“制造流言蜚语,不是乱臣贼子的惯用手段吗?钟公子好手段,竟然能让流言从曲阜流出,这天下敢不信的,怕是没有人了。”
“谣言止于智者,君义此次前来,一是为吊唁孔家忠烈,二是拜托辅大人为君义消除流言。这天下别人或许会眼馋觊觎,但君义不会,我钟家更不会。君义所做一切,就是不希望家天下继续荼毒天下苍生。孔辅,以天下之财,供一家一姓,这样的天下合理吗?君王,才是独夫民贼。圣人传仁爱之治,却把仁爱寄托在独夫民贼的君王之上,君圣则治,君昏则乱,孔辅说君义是乱臣贼子,却不知你效忠的君王才是天下最大的贼。”
“你说你不是乱臣贼子,为何要大兴刀兵,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无天之上,无地于下,无敌于前,无主于后。此等不敬天地君亲逆德之举,与乱臣贼子何异?”
“孔辅,这可是兵家之言而非儒家学说,而且您似乎忘了前言夫将者,上不制于天,下不制于地,中不制于人。兵家学说被儒家如此歧义,难怪我大明官兵屡战屡败。兵家只是诉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言语激烈些罢了,而儒家却把兵家列举的论证,歧义为大不敬。如今大明将兵处处受制于人,焉能不败。”
“难道兵家就能无视天地君亲吗?”
“兵家说,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做为一个将军,对敌时就要面对生死,和敌人讲天地君亲,有如对牛弹琴。孔辅,如今衍圣公一家遭遇毒手,我已令高公公举荐辅大人继任衍圣公,若辅大人如此贬低兵家,君义怕是所托非人了。”
孔贞运听说自己能继任衍圣公,心中不由一阵激动,但听说是高公公举荐,又有些如鲠在喉。
钟君义说“高公公自然不会直接举荐,孔辅不用担心流言蜚语。可衍圣公历宋元明三代数百年,只托先人之福,未曾行教化之责。西人利玛窦、汤若望不远万里来大明传播西方圣教,虽收效甚微,但长此以往,世人只知西方上帝,而不知孔孟。”
孔贞运说“有这么严重吗?”
钟君义说“据我所知,先辅徐光启,登莱巡抚孙元化都曾受西教洗礼,他们可也曾是圣人门徒。就连徐光启、孙元化这样的有识之士,都对西教推崇,更何况那些没有教化的百姓。若干年后,西化东渐,批判孔孟之士怕是犹如过江之鲫。”
孔贞运不以为然的说“听闻钟二公子一向擅长危言耸听,今日一见,所言非虚。先祖立言已有两千余年,岂会因些许异端学说而乱礼法宗门?”
钟君义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圣人不信鬼神,可曲阜城的谣言可是鬼神之说。”
孔贞运哑口无言,说“这…”
钟君义又说“这衍圣公职责当为衍其圣,西教能不远万里来大明传经布道,衍圣公亦可,辅大人,君义希望他日若辅大人继任衍圣公,能够但此大任。让汉家之道,传遍四海八荒。”
孔贞运气道“老朽已经年近古稀,就算老朽深有此意,也怕是无能为力。”
钟君义说“君义何尝不知此举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之功,辅大人只需带个头,百年之后,辅大人声名远播,四海八荒皆知辅大人自任衍圣公以来,以传播圣教为己任,教化万民,还不世受敬仰。”
孔贞运被钟君义说的还真有些意动,但随后摇摇头说“世人只道万事开头难。老朽一个古稀老人,不能像先祖一般周游列国,可能有负公子重托。”
钟君义说“过几日君义送几人过来,辅大人只需教化他们,使其成为圣人门徒,学业有成后放其西归,传我汉家圣教,成与不成,看其造化,但东学西渐,不可隔断。以后衍圣公必以此为任。”
钟君义本想说往后,衍圣公不再是孔氏一家可以担任,但想想还是没有把话说死,毕竟老关着汤若望几人不是办法,得想办法给他们找一个好的老师。
孔贞运虽说不是儒学大家,但好在孔贞运是孔家子弟,西方人认血脉,这一点容易让汤若望等人认同。
孔贞运说“你送来的人莫非是西人?老夫可曾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