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呵呵一笑,说道“多谢柳小姐高抬贵手。”
柳青坐在一旁,转头望着他的侧脸,低声道“听说燕王来了沓渚,你也听说了么?”
公孙修脸上处变不惊,镇定地说“听说了,柳小姐有何不解?”
柳青道“听说燕王用兵如神,设计军中器械,还颁布了些许的仁政之策。”
他顿时眉头一皱,暗想柳传那王八蛋该不会跟她说了我就是燕王的事吧?可瞧见她的脸色并无多少变化,试探地问“或者,只是世人夸大罢了。”
“怎么可能?”
柳青瞪了他一眼,只觉此话甚是煞风景,说道“连司马懿都被燕王赶走了,东吴、高句丽、鲜卑也各自撤离,这样的本事,怎可能虚名无实?”
公孙修呵呵一笑“确实,是我一时浅见。”
柳青幽幽叹息一声,便好似有千万般心事,忽道“燕王封我二位兄长侯爵,加了个什么‘船政司’的官职,还派了大量的劳役过来协助造船,可能要把他召到朝中为官了。”
船政司是公孙修临时所设,把这一差事完全交给了柳氏兄弟。
公孙修皱眉道“柳族长入朝为官,今后飞黄腾达,福荫子孙,又能为国尽忠,不是挺好的么?柳小姐为何心事重重。”
柳青摇头道“燕王一来,只是封了个侯爵,加上莫名其妙的官职,就把柳氏的船坞都收编为己有,这样的如意算盘,又岂是瞧不出来?”
公孙修心下暗笑,说道“话也不能这样说,柳小姐既知燕王颁布仁政,应当是一个爱民如子的人。”
柳青冷笑一声“仁政既仁,可不一定是面对豪强士族的,获得利益的只有百姓。”
公孙修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心想她的心思倒是缜密。诚然对于皇帝来说,皇帝若仁,良的是治下百姓,苦的便是豪强世家。
特别是这种把世家大族剥皮吃肉的皇帝。
“当初小姐的曾祖,不也投奔了辽东侯帐下么?可见有明主而识,今后二位柳氏族长,用心辅佐燕王,必然飞黄腾达,显迹于世。”
公孙修小心地说。
柳青不由得瞪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公孙先生,是不是因为伱跟王族一脉同宗,就说这样的话?”
她心想这哪里是家中的宾客呀,简直是燕王派来的说客。
公孙修摇头一笑“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在下食君禄,亦为君忧,此乃天下之理。目前燕王宏图待展,求贤若渴,柳氏若能乘此机会,跟燕王打好交道,为燕国贡献一份力,将来必有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