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仅仅是打了一个照面,岑礼便和曾勋离开了朱府。
“岑大人,看出端倪了吗?”
来到外面之后,曾勋问道。
“若是没猜错的话,《治国策》应该是许长卿所的了。”
来到外面之后,岑礼叹了口气说道。
“啊?”
“岑大人你这话从何说起?昨晚你可是说不好办的,怎么今日又这般说了?”
来到丹景县之后,曾勋一直处于懵逼状态。
此时他也有些崇拜着岑礼,这就凭着三言两语就能看出来了,不愧是在京都这么多年的官。
“倘若是朱正源着出《治国策》,方才我问他的时候,他也不会眼珠子打转,他娘也不会在一旁沉默。”
“不过,如今要找的还得是证据。”
岑礼已经有九成九确定了,朱正源就是那个冒名顶替之人。
“大人,那我们如今叫县令拿出《治国策》原稿,之后让许长卿过来题名?”
曾勋只能想到了这个办法。
“嗯,我和想的正是一样,你去将《治国策》拿来,我命人前去闹市中摆台,顺便将许长卿叫过来。”
岑礼将一切都计划好,同时还吩咐着三方,周县令、许长卿、朱正源!
不多时,告示贴出,惹得百姓们都纷纷围观。
“这上面,上面写的是什么?”
大多数百姓都是不识字的,但他们还是忍不住在这里观望着。
“让老朽看看。”
此时,一位老者缓缓走入,百姓们都纷纷让开一条路出来。
“是老先生,老先生识字,快让老先生过去。”
此时,人群中有一人喊道。
而这位老者也正是丹景县的私塾先生之一。
只见他缓缓走近,看着眼前的告示。
“老先生,上面写的是什么?”
“老先生快点说啊,急死个人了!”
“老先生该不会是看不到吧!”
此时,百姓们无比的焦急。
“上面的意思呢,就是说……周……周县令县试可能作假,县案可能是长卿那小子的,如今叫朱正源和长卿一同前来,京都来的大人判案谁是县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