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蕴急急忙忙跳出来,“怎么能让江芸捡了便宜,若不是我把黎先生请来,他连读书的门往哪里开都不知道!”
江如琅倒是谨慎:“黎小公子为何要给他这张卷子,可是黎公授意的?”
“黎先生虽未在经学上成名,为人却并不愚钝,江芸的事,他定是早有察觉。”
江苍手指缓缓转着手腕上的琉璃念珠。
“那还收一个大字不识的人。”
江蕴嘟囔着,“我也不识字啊,为什么不收我。”
江苍抬眸,那张过分苍白的脸冷下来,冷沁沁的眼睛看了人一眼,激得江蕴一个激灵。
江蕴立刻警觉地往他爹身后躲了躲:“你不会打算骂我吧?”
“滚去读书。”
江苍淡淡说道。
“不去。”
江蕴矢口拒绝。
江苍面无表情看向江如琅。
江如琅立刻把小儿子从背后扯出来,大怒:“还不去读书,这么大个子了连自己名字也不会写,没出息,要不是你不争气,黎先生那边我也推荐你去了。”
江蕴还未来得及说话,就被管家江来富眼疾手快扯了下去。
“支走蕴儿做什么?”
江夫人不解问道。
江苍垂眸看着手中格外光滑的琉璃珠子,好一会儿才分析着眼前的情况:“黎先生一开始并未说是为黎尚书收徒,可见是不愿张扬此事,可现在这事传了出来,江芸手中多了这份卷子,是否可以猜测黎老先生在此次收徒中已经找到合适的人。”
江夫人眉心骤然蹙起,消瘦的颧骨高高耸起,眉眼凌厉:“这不可能。”
江苍没说话,拨弄着珠子的手指加快了度。
“我儿都得不到的机缘,也轮不上一个不值钱的庶子。”
江夫人狠厉说道。
江如琅眉心微动,嘴角微微抿起。
“黎尚书虽已致仕,但朝中依旧还有人脉,我们不能得罪他。”
江苍虽年纪小但看局势却颇为清晰,“他的几个弟子如今都在朝中身居要职,杨一清自不必说,如今编纂《宪宗实录》的翰林院侍讲李东阳也是他的徒弟。”
江家为了培养这个嫡长子,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把他送进最好的学校,找名师,就是为了给他未来铺路,如今看来也是有些成果的。
江如琅满意地点了点头。
“难道就看着他们小人得志。”
江夫人愤愤说道。
江苍垂眸。
他停顿许久后继续说道:“我不信他真的入了黎公的眼,一个胆小怯懦的小子,怎么可能……”
“我儿如此优秀自然是别人抢着要。”
江如琅安抚着,随后话锋一转,“不过都说黎公收了不少徒弟,他会不会格外喜欢还未雕琢过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