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拿筷子给老妈夹了一块鸭肉。
……
中院!
老贾家……
一家四口同样围着一个小桌子吃饭。
一眼看过去,老贾家就比较杂乱无章了。
屋子里什么东西都有,各种杂物、粮食、蔬菜,还有锅碗瓢盆,甚至还有一个铺盖卷。
一方面,因为贾张氏比较懒,平时不怎么打理自己的家。
但另一方面,也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老贾家比较小。
他们所在的这个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传说是前清时候的一个贝勒爷的贝勒府。
三进的院子。
前院和中院,都是给下人们和客人们居住所建造的,还有的就是一些杂物室。
所以,建筑的规格就比较低,而且也很逼仄。
后院就不同了。
后院,是主人居住的。
比如后院里面最大的两个屋子,现在一个属于聋老太太,一个属于周凡一家。
据说前清贝勒爷的时候,这两个屋子一个是贝勒夫妻居住,一个是贝勒的母亲居住。
所以房屋的规格很高。
也很大。
至于为什么周凡家里得到了大房子,而其他人都是小房子,这就跟地位有关了。
周凡的老爸是个军人,更是去了援朝的战场。
国家对他们家有照顾,所以就分了这个大屋子。
不用花钱,直接分的!
而何大清、许富贵、贾威风、易中海、刘海中这些人,他们并没有级的特别照顾,他们的房子也不是分的,而是购买的。
对,他们的房子是自购的。
作为一名轧钢厂的工人,他们的能力也只允许他们购买这种两间的小房子。
可现在,问题来了:大家都不够住。
老贾家的问题更为严重一些。
老贾家四个人,贾威风、贾张氏,还有儿子贾东旭,女儿贾冬梅。
现在就两间房子。
一间房子成为了客厅和厨房的组合体。
另一间就是卧室,老贾家的卧室被隔开成了两部分,一部分女儿居住,一部分他们老两口居住。
贾东旭就比较惨了,他平时只能住在客厅里。
晚把铺盖拿出来,白天再把铺盖拿走。
夏天的时候还好说,怎么都能凑活着睡觉,但是到了冬天,那就太难受了。
关键是,现在贾东旭都已经十九岁了。
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以后结了婚怎么住?
总不能儿媳妇、公公、婆婆和小姑子都挤在一个卧室吧?
所以,老贾家就把注意打到了周凡家的房子。
以前周凡老爸活着,他们是万万不敢欺负军属的。可是现在既然你爹都失踪了,你这孤儿寡母的,又不是烈士,也没有优抚。
我欺负你咋了?
“妈,我刚才都看到了,后院周凡家正吃烤鸭呢!”
“那可是正宗的全聚德烤鸭!”
十六岁的女儿贾冬梅,有些酸酸的说了一句:“一个临时工,他现在挣得可真不少啊!”
这话一说,贾张氏顿时感觉自己的面条不香了。
“该死不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