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多时,二十枚扇贝竟就卖光了,而摊前的人却有增无减。
看着周围十几二十个看热闹的、后悔没买到的、买了还想再买的食客,关鹤谣压下心中兴奋,不慌不忙地和他们玩起了饥饿营销的套路。
“这扇贝是精挑的大个头,每日所得实在不多。妾明日尽量多做一些,请各位捧场。”
那边掬月已经把银鱼豆腐蒸好了。和他们昨日试吃的一样,只不过是小碗装着。
其实,这才是关鹤谣的主打菜。
“诸位也可以尝尝这‘蒸银鱼’!用的是一样酱汁,上好的太湖银鱼,一碗只要八文。”
关鹤谣的“金银二代产品”
至此全部揭幕,她拿起一份蒸银鱼给众人观看。
叫卖的吃食,关鹤谣让掬月尤其注意卖相,冬瓜和豆腐切得方方正正,一样大小,在碗里摆成九宫格,出锅时撒上小香葱,白玉滴翠一般好看。
八文和二十文一比可就太便宜了,这又是满满一碗,有鱼有豆腐,看起来划算得很,马上就有人买。
之前卖炊饼片剩下的竹签,从中间一折就是一双小筷子,刚好适合扒拉这水灵灵的蒸物吃。
关鹤谣很是骄傲,论省钱,她还没服过谁。
趁着热,关鹤谣送两碗进屋给刘家夫妇,陪他们吃完。
再出来时,就见掬月正收钱收得手软,屉里只剩五六碗了。
关鹤谣顿时意气飞扬,看来今天的营销策略非常成功。
扇贝其实只是吸引顾客的噱头。
扇贝是高价的海鲜,烤起来新奇好看,香味又浓,自然吸引人。
可是扇贝成本已经很高,不能再定高价,况且在这条街上走动,又能舍得花二十五文买个扇贝吃的人着实不多。
所以真正能走量挣钱的,是这做起来方便,又能一锅出的蒸银鱼。
买的两斤银鱼,她一锅就蒸完了,共得三十来碗。
她的灶不大,蒸汽透过三层蒸屉已经是极限。好在这银鱼盏里都是易熟的食材,这道菜又以鲜嫩为佳,蒸过了反而不美。
粗粗一算今日利润,大概一百五十文。
若是每天能蒸个两三锅……
打定主意,关鹤谣叫掬月去那家河海鲜行订货,明日起她们要三十枚扇贝,四斤银鱼。
想起那位老丈双目眼白浑浊,不时眯缝着眼的样子,关鹤谣将一碗蒸银鱼放进竹篮,让她一并送去。
“记得告诉老丈,多吃些鱼,对眼睛大有好处。”
掬月开心地应下,提着篮子快跑几步,又忽然驻足,回头看她们的小摊。
她看到小娘子正笑着又卖出一碗。
她看到架车儿上,自己和小娘子合写的幌子正在风中轻荡。
掬月咧嘴一笑,又微微红了眼眶,吸了吸鼻子,快步向武定桥走去。
*——*——*
把最后一碗蒸银鱼并着粗竹纸递给眼前的食客,关鹤谣神游天外。
她想着今日就这么点东西,卖的也快,等掬月回来就赶紧回家。郎君独自在家她还是不放心,话说中午给他做什么吃呢他好像挺爱吃鱼的……
那食客正大口吃着,还不忘夸赞:“小娘子手艺绝了!我看就是什么御厨,什么公侯家的厨娘都比不上你!”
关鹤谣回神,正要道谢,忽听有人在叫“小娘子,小娘子!妾可找到你啦!”
关鹤谣一转头,认出是花朝节那天买了十来串炊饼片的娘子在叫她,她身后还跟着一顶四人抬着的小花轿。
那娘子神色激动,三步并两步走到关鹤谣面前,福了一礼道:“又和小娘子见面了,小娘子近来可安好?上回未来得及言明,妾本是信国公府的女婢,名唤春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