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还那么小,反正陆栖鸾是不想她嫁到匈奴去的,当即便皱眉道:“……这群鸿胪寺的人是不是只吃饭不干活?每年朝廷拨了不下百万两给他们结交四邻,就算有乱子也该早早报上来让边军去注意才是,眼看着事态严重了就只想着拿公主和亲?”
谢端见她看完一封,不等他提醒便恼火地翻开另一封公文,笑而不语。
陆栖鸾一边看一边抱怨,不知不觉小半个时辰过去,一桌子四十多封公文都已经看地差不多了。
“……户部侍郎收了两箱金条的证据还在我桌子上呢,就有脸去弹劾光禄寺?这些人也真是够了。”
“那陆大人觉得该如何做?去把户部侍郎揭发出来就地惩治?”
“不成,年末了,他还要清点南方八州的农税,这时候换人,下面的地方官又要巧立名目征税了,百姓就不好过,还是等明年开春后再……”
说到这儿,陆栖鸾抬头见谢端面上挂着意味不明的笑,立时便正坐好。
“下官逾越了。”
谢端摇了摇头,道:“朝中之事,你在枭卫府中所见所闻这般久,其实早已入门,又因你长在民间,目光要比之那些天生权位在身之人要更长远些。”
陆栖鸾默然,谢端收回目光,提起炉上温酒,又道:“枭卫之中,赵、高二人,各有隐秘,有他们在,你想往上爬,始终会受制。”
“谢公是说……让我调来右丞府的事?”
谢端将温好的玉杯放在案上,推至她面前,道:“谢端凡所行事,必不过三,此番恰好是第三回,你若依然相拒,我亦不强求。”
手中的公文似乎在发烫,陆栖鸾盯着那杯酒,低声道:“我来之前,有人告诉我,莫要与谢公为伍。”
“为何?”
“谢公是个会拉我下水的人,而这潭水之深,我一介女子,淌不起。”
谢端忽然笑了,仿若半醉不醉地走至亭外,沃酒于池中,松手让玉壶亦落入水中,待水面游鱼于涟漪都归于沉寂,才徐徐道——
“陆栖鸾,你可知,官场之中,进则生,退则死?”
“下官知晓。”
“那你也该晓得……什么叫做,进可偎吾而生,退必独战而死。”
他说的是实情,陆栖鸾也听到了风声,说是皇帝确实是由着谢端的处置,把梧州刺史罢免了……从今以后,主弱臣强之势,在所难免。
text-align:center;"
>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