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烨华自己也不甚明白,在宋平安身上,他为何会做一些奇怪的事情。他避人耳目培养的暗卫并不多,但还是抽出其中一个暗中跟随宋平安,不论发生在他身上的大小事情,甚至是上了几趟茅厕或是吃了几碗饭,只要他想知道,就会有人禀报。知道他今天轮休,知道他今天去了哪里,知道他现在又在何地,然后去找,果然就找见了一个人走在大街上的他……烨华记得,自己没叫他,甚至连嘴都没张开,然而他却心有灵犀般的突然回首,见他目瞪口呆望着自己时,心情突然大好。一切,都是如此匪夷所思。「平安,以后不论发生何事,你都愿意陪在朕身边吗?」「只要皇上还需要平安,平安愿一直相随。」不明白自己为什么突然向他这么要求,但在平安坚定清晰地说出这句话时,心底一直萦绕的苦闷瞬间消弭,再也没有片刻迟疑。「平安,有你在,朕才会心安。这句话,是真的。」环抱熟睡的人,烨华不由低头。想过很多,抱着他睡时自己就会一夜无梦,他是不是和曾经那只偷溜进来陪自己睡的小狗一样?后来又想,肯定不是,至少,自己不会对那只小狗产生情欲。「平安,你能告诉我吗?不,你肯定也不知道。」想起他向来都是一副呆头呆脑、一头雾水的模样,烨华不禁失声一笑,抱住他的手不由收紧。这一夜,烨华无眠,一直这般静静凝视沉睡的平安。在响起第一声鸡啼时,屋后传来两声沉闷的敲门声。烨华顿时敛去脸上不知不觉溢出的柔情,把平安轻手放下,换上衣服,开门出去。平安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皇帝已经不见踪影,若不是身上的痕迹与残留的余韵,他会怀疑昨晚的那一切是梦。梦里的皇帝无尽温柔,在他耳边吐气,小声说话,又会轻轻笑一笑,他躺在他的怀里睡着,无比香甜。开元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皇帝登天坛为来年国运昌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祷,在一年一次的祭祀大典上,皇帝宣布自明年起,改年号平安,愿百姓平祥和乐,愿国家安定富强。「平安?」太皇太后闻讯,手中拨珠一停,半晌静静合上双眼,长叹一声。「愿我佛保佑国家真能长治久安。」纵览邵氏王朝的历史,后人会把其划为两个阶段,最普遍的做法便是以平安元年区分,认为开元年间的隆庆帝在两位太后的协助之下虽夺回属于帝王的权力,却因当时两位太后经营多年,不论是宫中或是朝野,皆是她们的耳目、人脉,空有帝柞的隆庆帝的真正权力还受到诸多牵制。而在平安元年之后,十八岁的隆庆帝才算是真正展示出他的才华,在千古留下浓重一笔的时间。这段时间之后,他逐渐肃清朝中效忠于母族的大臣,换上能为之所用的人才,改善民生的同时,也不断增强国防,在各处部署兵力。在隆庆帝平安元年以后的统治时间里,但凡是胆敢骚扰邵氏王朝的外敌,虽远必诛,以致当时王朝的国土多于前朝数倍,百余年间,再无外敌敢对邵朝国土动任何歪念头,反而还要每年进贡朝拜。这些已经是远事,回过头来慢慢说起。平安元年,发生两件大事,子嗣单薄的邵氏皇室在十月下旬终于迎接来了第一位皇长子,而生下这位皇长子之人,不是皇后,更不是后宫里的哪个妃子,而是一位选秀入宫,家里无权无势,身份低微得入宫后只能在花园伺弄名贵花卉的女子。隆庆帝为何会宠幸这么一名身份卑微的女子,史书是这么记载,说皇帝在闲暇之余突然兴起要去花园散散心,因为是临时起意,当时的内官并没有来得及去花园清人。于是隆庆帝到了春意朦胧时,百花含羞待放的花园里,巧见一名年轻的素装女子伫在花海之中认真修剪花草枝桠,当时雾气沵漫,人比花娇,仿佛是天女下凡嬉戏,隆庆帝一眼就喜欢上了。接下来如何不用多说,从此该女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传出喜讯之时,身份更是一升再升,从一名答应一直升到昭容。隆庆帝和诸多皇帝一般,不长性不长情,后宫佳丽三千又如何,同样是见一个爱一个,可在这名女子身上,他一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太后一直冷眼旁观,认为皇帝不过两、三年就会对其厌了烦了,但等该女子真生下皇长子时,她坐不住了,因为到如今,皇后的肚子一直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