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噗嗤一笑“那得找银楼。我们这是典卖东西的。”
见她俩穿的寒酸,竟要买银器,小伙心下便生出好奇,正犹豫不知道怎么开口问,余昭牵着大姑姑登登登地就退出去了。小伙只好无奈摇头。
余昭心想“原来银铺是当铺啊,可我看古装剧上面都写的“典”
字或者“当”
字啊。”
余昭和余大姐又去打听银楼怎么走,路人见她俩穿着,竟打问银楼,都有些好奇。
七拐八拐好容易到了银楼,余昭突然理解了路人听他们打问银楼的怪异表情了,因为这楼实在太辉煌了,看着一共有三层,非常高大,雕梁画栋,气宇轩昂。再一环视,周围的建筑也都一看就不一般,按余昭在阳朝看见的所有建筑来说,称得上高耸入云了。
余大姐也被震慑住了,她出生到现在,没来过几次县城,每回来也就是在寻常街道,就这样她已经非常感慨县城的繁华了。
可到了这条街,她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房子。她犹豫着不敢向前,仿佛那些巨大牌匾上巨大的字会张嘴把她吃掉。
余昭也有些踌躇,便给自己打气什么场面没见过?几百层的大楼都见过了,我怕这个?
心里却还有些打鼓,这三层小楼不知道为什么,竟比几百层,真正耸入云端的大楼还吓人。
等两人踏进银楼门槛,银楼里的人都停下来看她们。一个三十来岁的精壮汉子远远的冲他们做出驱赶的手势“去去去,讨饭逃到这里来了,快滚出去。”
余大姐一只脚刚踏进来,忙退了出去,并把余昭也抱起来,飞也似地逃离了。
就瞥的那一眼,余大姐看见了柜台里好多闪闪光的金银器材,甚至后面柜子里似乎还摆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宝石。余大姐真切地感受到,就这么个小县城,贫富差距竟然如此之大。自己一辈子几乎都是吃不饱的农人,而那些有钱人金子都能拿来当饰。
余昭两只小腿都走得有些酸了,真是有苦说不出,好想开个导航搜一下啊。
一路打问着,好容易才到了银匠铺,铺里一个老银匠带着两个学徒正在干活。余昭说明来意
老银匠接过镜子仔细瞧了“这镜子倒是不大,按你说的,一个二两银就可,上面给你刻花,做上掐丝,保证好看。”
二两银一个!余昭没有想到,现代一块大镜子也不过用一两银,这么小一块竟然需要二两。
此路不通,她灵机一动“大爷,您把这框去了看看。小心些,这镜子易碎。”
老银匠就三两下把铁框撬开,取出镜片一看,晶莹剔透的还闪闪光。连一旁的学徒瞅见也忍不住惊呼。
“此为何物?”
“是我家祖传的秘方做的,唤为玻璃。皎洁晶莹,其质地坚硬,只是易碎。”
“比波斯来的宝石还通透。这样的宝物,竟只是做镜子?”
老银匠惊讶。
“大爷,这玻璃若要两面打磨好,还要更好看百倍。您到时候在背上镶上一层磨光的银片,保你吓一跳呢。”
余昭一副胸有成竹的小大人样把店里的人都逗笑了。
老银匠“好,我给你磨好,也只收你二两。”
“这玻璃很硬的,可不容易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