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证据,都指明一个事实,那人极有可能是个私盐贩子,不然怎么会亏本卖海货,这贩卖海货可能就是他打的个幌子。
没想到小小的青山镇居然让自己遇上了私盐贩子,这样低概率的事居然落自己头上。
但就自己而言,这贩卖私盐的事,和自己没啥大关系,况且一看那个盐的品质,也不是会给自己这种人家吃的。
不过他能够跨过1ooo多里来到这锦官府贩卖,那离海更近的地方,岂不是更加猖獗,肯定是那里生意饱和了,而且利润足够大,果然,最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里。
像自己这种老实人,还是老老实实的走自己既定好的路。
吃午饭的时候,陶宁只顾埋头吃饭,根本不敢抬头看对面的李玉。
李玉很迷惑,不禁上手摸一下自己的脸,上面也没有饭粒菜叶呀!唉!真不懂这些年轻男孩子的心思。
李玉给自己舀了一碗紫菜蛋花汤,紫菜蛋花占了一半,不是那种一桶只放一个蛋的食堂蛋花汤,味道鲜美浓郁,是熟悉的谷氨酸钠的味道。
吃过午饭,李玉就和李父一起下乡,没办法劁猪生意就是好,今天下午又有3户人家,还好都不远。
陶宁下午就在院子里的石桌上,用楷体写下一整篇《木兰辞》。
但想到自己小时候学字的时候,都是从笔画开始学起,又重新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好了练字需要的各种笔划,最后检查一番,陶宁觉得很满意了,才放下。
又抄写完一本书,陶宁想起昨晚李玉说的那个故事,现在回想起来,就是完全不合理的一个故事。
状元纵然是三年才出一位,但并不都一定擅长做官,能够最后站在文官顶端的人,不一定是考试名次最高,而是一定得精通政务会做官。
况且才3o岁的辅,真有些太不合常理,若非甘罗那样的人物。
而后院的情况,也算是极为夸张,女子多了,怎会和谐相处。自己虽为男子,但从小也从姨娘那里得知,后院的争斗不比前院的简单。
而自己的父亲又是个爱风流的,后院美妾无数,基本每年都会纳一位新妾。祖父在世时,最厌父亲如此不羁的生活,但却也管不了。
祖父引以为戒,告诫年幼的自己,以后莫有如此行径。
这与陶宁的的观念一致,因着从小看着因父亲而黯然伤神的姨娘,自己就在心底有个想法,若自己珍爱一名女子,必将只有她一个,让她不要如姨娘一般受委屈。
可李妹妹说这是话本子,无需太过讲究,自己虽然对这个故事疑问偏多,但通过此前自己对同窗的了解,他们大概应该会喜欢这种话本。
也不知李玉妹妹为何会想出这样的故事。在脑中将故事稍加修饰,陶宁动笔写下庆历五年,槐荫山脚,一八岁男童尹临………
此时正在农户家中劁猪的李玉,正熟练地割下小黑猪的两个蛋蛋,李父观察了一下,小猪身上的伤口,渗血少,刀口大小适中,边缘齐整,很是欣喜。
“闺女,你这下可是真出师了,不需要爹再教你了。”
顺利出师的李玉,心中也高兴,有了这门手艺,这辈子混得再差,也不可能会饿肚子了。
一高兴,今下午就有2o来头小黑猪,在李玉的手下,彻底变为至尊贤者,永远不会再有世俗的欲望。
回家的路上,李玉心情一直很好,坐在驴车上,一直轻哼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当然只是调子不敢唱出声来。
坐在前方的李父听了这调子,也只是以为李玉不知又从哪学来的,女儿开心,自己这个当爹的也不相上下,至少女儿这辈子吃喝应该不用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