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问不精,还请先生收下我”
吴延陵顿时顺势下坡,要着诸葛卧龙收他做弟子。
诸葛卧龙刚想开口,又马上闭了回去。轻咳两声才说道“不收。”
吴延陵也不强求,又再度坐回去读书。
只是时不时就有着错误,让诸葛卧龙数次开口。
“上了这小子的当了,接下来,不管他说什么,都不能再开口了”
诸葛卧龙暗自想到。
接连数天,吴延陵都要在县狱之中读着他那错漏百出的学问。只是诸葛卧龙也学精明了,强忍着不开口,不是特别离谱的错漏,就绝对不点评出来。
就这么过去了半个月之久。
这一天,诸葛卧龙早早醒来,就开始等着吴延陵的读书声,然后看看他又犯了什么错误。就权当是在锻炼自己。
可是今天左等右等,也不见吴延陵来,反倒急了起来。
“这小子今天是怎么了?为何不见他来?莫不是出了什么事?”
吴延陵一天都不来,反而让诸葛卧龙有些茶饭不思。
这半个月他都是听着吴延陵的读书声而入眠,伴着朗诵声而起,一时半会儿没得听,反倒怀念了起来。
“现在的少年郎,真是差劲!”
诸葛卧龙愤愤想着“连这点耐性也没有,还怎么求取学问?”
不过他其实也清楚,很大可能性是对方见拜师这条路走不通,最终选择了放弃。这也无可厚非,怪不到吴延陵头上去。
就这么胡思乱想着,诸葛卧龙进入了梦乡。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伴着朗朗上口的诵读声,诸葛卧龙很满意的起了床。
“你昨天去哪了?”
诸葛卧龙左思右想,还是打听起吴延陵昨日的去向。
“学生昨日思考一个问题,所以没来。”
“哦?什么问题?说来我听听。”
诸葛卧龙来了兴致,问道。
“一个人求学问,求着书传世而不成,该怎么做?”
“该放弃”
诸葛卧龙直截了当的三个字。
“学生不是这么想的。我认为,要想着书传世,有着很多办法。”
“譬如可以去写游记,写游记不成写历史,写历史不成就去注解兵法,兵法不能注解,就去写神怪故事,神怪故事再不能写,那就干脆给人写传记。总有一条路是适合的。学生是这么想的”
吴延陵诚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