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依然处于当机状态中,也不知道回话,抓着手巾无意识的在他背上打转。“疼了,你怎么老在那地方转?这又不是让你磨墨。”
陛下回头埋怨。“啊?”
杨波应一声,急忙放开手,跳开一步。果然,他背上被她磨出一圈淡淡的红印。怎么办?她不知道呀。陛下看着她,摇摇头,叹口气,伸手一把将人拽过来。杨波脚在地毯上拌一下,惊呼一声就跌进他怀里,被于告住。一听到里面的动静,伺候的老太监撩起眉往里瞄了一眼。看完这一眼,立刻就退后几步,回避。杨波想挣扎,但被他一把抓紧,双眸直勾勾盯着。她突然觉得有点怕,他表情依然平静温和,可眼睛像是要吃人,就像。“你呀,从前就不是个伺候人的料。”
他微微一笑,然后低头。“陛下,别。”
“别什么?”
“陛唔”
一时没有了动静,隔壁的阮宣炆杵在那儿一动不动。过了会才眨眨眼,皱眉一下,然后又凑近探听。“别这样,现在”
“现在怎么?”
“会被人看到。“看到?”
“后公主。还有大臣。别”
“别管他们,他们自己能找到乐子。”
“别我怕“又要抗旨?你不抗旨到奇怪了。”
杨波听在耳边轻声笑,脸却涨得通红,整个人虾子似的蜷缩起。他怎么能笑得那么温和手却那样做?这样不好,不对,不行。可她无力反抗,也没这个力气,况且“你呀你呀,有反抗的心却没反抗的胆。”
即便她有心抗旨,豁得出性命,可她闭眼,伸手捂耳朵。“怕什么?你都二十一了,说起来都算的上时老姑娘。女儿家大了,总要嫁人。嫁给天子不好吗?总比你那个贪图荣华富贵的负心汉沈玉飞要好。”
“你不要说了,我不听。皇帝也没什么好东西。”
“嗬,不光抗旨,还辱骂君王,罪加一等。”
“你做了娘娘,他沈玉飞就得给你磕头行礼,这不好吗?”
“我不要。”
“那你要什么?出去?随便嫁个贩夫走卒,然后生儿育女洗衣煮饭操持家务?”
“这不好吗?”
“傻孩子,你根本就不是那样的人,怎么能过那样的日子?”
“可是“可是什么?难道杨家将你养到这般大,就是去做一个村妇?”
“可是。。晤,不,不要,别。”
一时又是无声,只听到悉悉索索的轻响。忽而似乎香几被踢到,响一声。气喘吁吁的小太监过来,在老太监耳边低语。老太监急忙躬身凑到屏风边。“陛下,皇后娘娘过来了。”
里面的响动停住,然后才传出懒懒平淡的一句。“知道了。”
低头看看怀里蜷缩一团的人,放开,扶起。“去吧,带着太子会乾宁宫去。”
杨波低着头,手脚并用跌跌撞撞转身朝边上蹿出去。没蹿多久就一头撞上人,阮宣炆一把捂住她的嘴,吓得她跳起来惊叫。将她拖到角落里抱住。杨波重重喘息,簌簌发抖。明明害怕的要死,可偏偏脸上春情羞怯未消,眼眸湿淋淋,发髻软蓬蓬,身子发软,衣衫微开,有点狼狈但却莫名惹人怜爱。阮宣炆从没见她这副样子,一时怔住,脸不由一阵发烫,急忙别开眼。“小炆,你怎么在这儿?快离开,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别让人发现,快走。”
杨波喘了几口气回过神,看清抱住自己的是他,急得皱起眉。用力挣脱身,拉住他的手就走。左绕右拐,然后找个门将他一推。“从这边过去,不会有人怀疑。快走。阮宣炆不走,看看她,伸手帮她拉拢衣襟。杨波惊一下,羞得低头别过身。等收拾好再回头,身后早已经没有了阮宣炆。天顺朝25风雨欲来上六月流火天,知了被烤得在树枝上嗷嗷叫,叫的人心烦意乱,火气上升。乾宁宫地势低,夏天的暑气全聚拢在这儿,闷热潮湿,活像蒸笼。按照往年的计划,这会子陛下应该去行宫避暑,但尾大不掉的图染和回回趁着春夏牧草肥沃之际,又来骚扰边关。边关不定,皇帝哪里有避暑消闲的兴致。日日按时金殿视朝,从早到晚,无论是陛下还是朝臣一天下来都是一身湿。从冰窖里拉出大块的冰,在金殿里摆着,小奴婢们忙不迭的扇风。御膳房也每日备好绿豆汤酸梅汤和凉茶,冰镇着送过去。可绕是这样,还是有一批大臣顶不住酷暑炎热,中暑晕倒在金殿上。天顺皇帝阮承濄看着这些文弱夫子,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这个当皇帝的都还挺得住,怎么他们就先熬不住了?平日里都一口一个大道理,现在倒好,两眼一翻,昏厥过去了事。江山社稷就靠这些人治理?真是看着悬。可眼看着这天一时半会也凉不下去,无得办法,只得一日三朝改成两朝。趁着清晨傍晚暑气弱的时候视朝,午朝就免了。一时文武大臣都感激涕零,声声称颂陛下仁爱。当然也有好事的言官这天都要了人命了,还消停不消停。虽然每日的视朝劳苦得到了缓解,但压在百官和皇帝心头的阴霾却依然沉重。酷暑就意味着大旱,有灾情呐.天下最怕两件事,战争和天灾,都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罪魁祸首。现在这两件事已经隐隐有所趋势,怎能不让人心焦意乱。本来阮承濄有意敲打一下沈知延这只老狐狸,想拿办一下他挪用兵部军饷的事情,给他来个隔山震虎。可眼下这样两件事情压着,他只能隐忍。毕竟沈知延这老狐狸办事还是有一套的,这军饷需要他筹,将来赈灾的款子也得他想办法。只是这老狐狸和他不是一条心,总是游弋在他和大长公主之间,还和边关的晋王勾勾搭搭的,朝三暮四两面三刀,着实令人厌恶。大安宫里那位依然吃斋念佛,似已在红尘方外,万寿圣节时连自己亲儿子都不闻不问,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不过这人越是这般作态,他就越不信。三哥是什么样的人,别人可能不知道底细,他能不知道?倘若三哥真是个能放得下权势利欲的人,当年何苦会抛舍了那人?那建安寺里的事情,他也不是不知道,只不过先看着,等事情更有眉目些再动手。要办就办大的,小偷小摸小打小闹就睁眼闭眼吧。至于皇后,皇后和他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太子这事她心里肯定有芥蒂。不过太子没有圣墓,也威胁不到她皇后的地位。皇后总要有个宽仁祥和的态度,只要不过界,大家都能相安无事。只是皇后也是个精明的人,否则也不至于能一路跟自己吃苦受累直到如今。她心里有想法有要求也是应该,她毕竟是后宫之主,自己的妻,自己的左膀右臂,他不能不帮衬她一些。这皇后如今形同虚设,不仅朝堂上无声,就连管管这个皇宫也无力。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皇宫里还有一个女主。真是内忧外患,边疆有尾大不掉的图染和回回,自己身边也有这么个尾大不掉的姐姐。虽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这不嫁的公主也着实让人发愁呐。公主虽然金贵,可到底是要嫁出去的人,注定是别人家的,老这么赖在家里不出去,终究不是个事。三哥不动手,那就他动吧。总不能让他们唯一的这个好姐姐,一辈子当个不出阁的老姑娘去。这日响午过半,杨波正做在廊下喝绿豆莲子羹。小太子午睡醒了就被抱去坤宁宫,说是皇后娘娘那边刚做了些新衣,要给他试试。是张顺和两个可靠的宫女一起抱过去的,她没去。她的身份有点尴尬,想必皇后娘娘也未必想见到。再者万一宁国公主在,大家都难受。陛下自万寿圣节后就促成皇后和小太子亲近,皇后毕竟是皇后,太子需要一个有力的支持。皇后也有心靠拢太子,毕竟她膝下无子,倘若能和太子建立比较亲密的纽带,对自己的位置的稳固也有帮助。最主要的是,这毕竟也是陛下乐见的。夫唱妇随一家和睦,这也是好事。退一步讲,反正皇后在这个皇宫里也无所事事,七八个月的孩子正是好玩的时候,解解闷也是好的。至于太子的安危,皇后也不是傻子,怎敢让自己的坤宁宫沾上污秽,断不敢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给自己找麻烦。这朝堂上下皇宫内外都眼巴巴的看着,她只能对太子好,越发的好,不然,鬼知道会传出什么样难听难堪的流言飞语来。不过话虽然如此说,杨波心里还是有忐忑的。这小太子毕竟是自己亲自带大,虽然不是亲生骨肉,但到底也感情深厚。也不知道坤宁宫的奴婢能不能伺候这小祖宗,会不会有什么差池?唉,有张顺这机灵鬼在,料想也无妨。食不知味的吃了半碗莲子羹,身上暑气未消,肚子胀胀的,立刻就没了食欲。她伸手招招,让小太监把小案几和莲子羹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