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赵吉逃走之后,便与随从一起赶到自己在乡间的庄园,将庄园里的青壮都组织起来,足足有五六十人,然后返回来寻找赵和。
“当时那情形,我不得不先走,可不是弃你不顾,不管你是怎么想的,这话我得先和你说清楚,我赵吉纵横江湖,义字当先,不是扔了朋友不管的货色!”
说完别后之事,赵吉突然正色对赵和道,赵和哈哈一笑:“若我真觉得你是不讲义气的货色,方才就不会跳出来叫你。”
二人又是相视而笑。
赵吉家的庄子距此还有些距离,不过经过驿亭一事,他们不敢再在外休息,因此连夜赶路,快要接近子时这才抵达庄子。此时天色早黑,哪怕有积雪的反光也看不清什么,加之这一路来也十分疲劳,赵和直接拒绝了赵吉抵足而眠的邀请,洗了个澡便来到客房。
将赵吉安排给他的粗使丫环也赶出去后,赵和脸上的笑容收了起来,露出不解之色。
他小心翼翼地摊开一团皱巴巴的绢布。
这是罗运的东西。
在驿亭与罗运交谈的时候,赵吉就注意到,罗运一直握着这块绢帕,绢帕上隐约还绣有字迹。
后来陈殇赶到,赵和躲入柴堆之中,罗运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赵和觉得,以此人才智聪明,应该猜到他就藏在里面。
等谭渊来驱走陈殇,又射伤了罗运,罗运借着抱腿翻滚呼痛的机会,将这块绢帕塞入了柴堆,甚至可以说,就塞在赵和的手边。
赵和将手帕收起,此后与罗运一起逃亡时,罗运不知出于何种念头,一直未曾向他索回手帕。
现在回想起来,其中虽有许多疑点,但毫无疑问的是,罗运不希望这块手帕落到谭渊手中。
借着烛光,赵和看着手帕上的字迹。
这是一块有些旧的手帕,图案是一对鸳鸯鸟儿和一对彩蝶,除此之外,在其一面,还绣有一小诗。
“人生易老,好事多妨。一点情深,半壁斜阳。”
赵和在心中默默念着这诗,此前在铜宫之中几位老者,都不曾教过他这诗,再往后看,又有“我女赠郎”
四个小字,如果不仔细看,几乎认不出来。
以赵和的年纪和经历,还不懂这诗,但这并不阻碍赵和认为这是好诗。
只是后边的“我女赠郎”
四字,他思来想去,也不知作何解。
总不可能是一位父亲在上面题写“我女儿赠送给她的小情郎”
吧。
将手帕翻过一面,同样也有一行字迹。只不过前一乃是有人精心绣上,而后一行则是用毛书写。墨迹因为反复把玩已经有些淡了。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这句话没有落下署名,观其意,应该是对前一面的诗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