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兵还是哈欠连天,搞得蒋博都有点跟着犯困了。
打哈欠就给流感似的,非常容易传染,尤其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只要有人开了头,接下来就等着传染吧。
果然女人就是睡出来的,下飞机之后,李兵兵精神果然好多了,脸上也红润了许多,两眼炯炯有神,气质也英气了起来。
重换了车,就在后排开始讨论起工作。
“你这次来就只是为了跟陈导见一面?”
“我有点不太明白,非得大老远这么折腾一趟吗?”
陈果富是2oo6年加入华宜的,之前是美国哥伦比亚亚洲区制作总监。
在他的手上,一大批的内地片子,开始逐渐走向海外。
那时候拍电影不是个赚钱的买卖,而且在放开影视制作管制之前,根本就没有影视公司这个概念。
所有的项目立项,都得是几大制片厂。
内地当年有十大电影制片厂,有一些到现在混得都还不错。
比如上海电影制片厂,以及京城电影制片厂,背靠着大城市,又是文化枢纽,所以改制之后,展都还行。
但有一些制片厂,经营上就有些困难了。
比如峨眉电影制片厂,简称“峨影厂”
,珠江电影制片厂,简称“珠影厂”
,还有到现在几乎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同样沦为相似命运的,还有广西电影制片厂,和山西电影制片,以及湖南的潇湘电影制片厂,都已经彻底沉沦在历史的长河里,再也寻不到踪迹。
剩下的八一厂、西影厂、以及长影厂,目前都属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历史上都曾经辉煌过,但是展后继乏力,可能是制度的问题,也可能是经济的问题,总而言之,都没落了。
直到后来,大概是2o世纪9o年代中后期,随着政策的逐渐开放,才诞生了华宜兄弟、京城画面,以及博呐电影,这一批的民营电影公司。
民营电影刚起步阶段很艰难,国内的院线还都是大锅饭模式,没有什么先进的播放设备,大部分人也没有买电影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
民营电影刚起步阶段很艰难,国内的院线还都是大锅饭模式,没有什么先进的播放设备,大部分人也没有买电影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
再加上Vnetbsp;dVd的展,以及盗版刻录光盘技术的不断迭代,能在家低成本的看,何必非得花那份冤枉钱。
说到盗版,就离不开港岛黑帮的产业转型,那是另一个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详细说。
电影公司投资拍电影是要赚钱的,搞投资要求投资收益只是正常的诉求,不赚钱的买卖肯定没人干。
国内放映市场不成熟,就只能把目光投向国外市场,投向那些先国家。
钱和资源可能比较紧张,但咱们确确实实也是能拍出片子来的,而且其中还不乏非常优秀的作品。
比如《红高粱》,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是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
陈果富要做的,或者说哥伦比亚要做的,就是进行市场的开拓。
当年的制片成本低,比如说《英雄》和《卧虎藏龙》,换算成美元的话,成本分别是三千万和一千七百万。
但是全球票房,分别来到了1。8亿和2亿,怎么看都是赚钱的买卖。
更何况,当时内地就已经有十多亿人口,经济上可能还不够达,但是市场潜力确实十足。
对于老牌的电影制片厂而言,与其相互之间斗得你死我活,不如开拓市场,这样大家都有肉吃,有酒喝。
而当时作为哥伦比亚方面的负责人,陈果富打交道最多的民营电影公司,就是华宜。
。
八千公里加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