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奴只是听说,那张亮收了五百多义子,多数义子都在长安有官职,
虽说官职不大,但是胜在多……”
王德还要再说,又被打断,
“张亮可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是不可能对朕不忠的,”
李世民刚说完,
就想到了候君集,想到了自己一直认为忠心的李安俨,自己看人的眼光是不是还不如王德?
“这样,你让百骑司暗中调查一下,有什么直接向朕汇报,不能泄露出去,”
李世民心里的怀疑的种子芽了,
“遵令,老奴会小心调查,”
王德急忙领了任务,心里,这张亮该死,害得我如此紧张。
王德先让百骑司把张亮府上和张亮走得近的两个术士程公颖、公孙常秘密抓来审审,
王德本也没有对此事抱有什么希望,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审,居然真整出了大事情来。
拿着口供的王德,心中在狂喜,口供上张亮时常与公孙常谈论,
称自己有“名应图谶”
,还问过程公颖:“自己手臂上有龙鳞,要是造反,能不能成功?”
其它还有一些,平日里谈话的大不敬,还有张亮小妾和义子的丑事等等,
直接把王德乐坏了,自己无心打上一杆,掉下这么多的枣子。
李世民自然也是不相信王德的一面之词,但是看到这口供,心中也犯嘀咕,
想了一会后,让长孙无忌去审查此案,长孙无忌本就不善断案什么的,对着程公颖与公孙常就穷追猛打,
程公颖和公孙常自然是咬死张亮就是要谋反,只要张亮的罪够大,按唐律自己就算戴罪立功,才有可能活。
这天,朝堂上的官员来得非常多,因为要讨论吏部尚书张亮一案,
大臣们讨论来,讨论去,最终大家都认为,张亮应该被处死,
毕竟,谋反是一定要杀掉的,只有工部将作监少匠李道裕站出来道:
“就算张亮要反,但是他并没有实际的行动,莫须有,罪不当死,”
结果是李道裕被众臣一通狂喷,
“还莫须有,谋反,想想都不行,”
“大唐如此强盛,全仗陛下圣明,还敢谋反,贼子死不足惜,”
“你一工部少匠,知道个啥,也敢出来说话,”
“……”
在众臣的义愤填膺、同仇敌忾的情绪中,李世民也只好下旨,把张亮拖出去斩了,
家产全部充公,义子些流放。
而张亮则是到死都没明白,自己一生谨慎,到底是得罪了谁,非要自己死。
在孟买港的苏灿终于等来了他需要的最后一批战舰,
现在,他已做好出海的准备,和家人进行最后的告别。
“夫君,一路要小心,”
李贞英再三叮嘱道,
“阿耶,我要和你一块去,”
七岁的苏宏毅紧握着拳头,期待的看着苏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