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忙着学习,明毓没有再去海边。
捉虫子她又不太喜欢,干脆就跑去茶馆听评书。
茶馆种类还挺多的,有评书唱古词的书茶馆;有供茶客品茗对弈的棋茶馆;有歌女卖艺的清唱茶社;有供各色人士聚会议事的茶楼;有专供农民苦力歇脚的茶棚;甚至有白天卖茶,晚上供无家可归者休息的茶馆……
茶馆的位置也有不同的,元一城的茶馆都坐落在大街小巷,有的地方的茶馆却在水面上,而水面上的茶馆被唤作茶舫。
明毓第一次听天天解说时新奇极了,于是才决定去长长见识。
她去的第一个茶馆是跟镇国公府一条街道上的逸茗轩,是评书唱古词的书茶馆。
明毓对这个世界的衣服不要太满意,今天去茶馆穿的也是好看且低调奢华——金丝绣兰花纹青黄色直领窄袖短襦,束浅黄色长裙,下穿银白色飞鸟纹翘头履鞋。
距离也近,明毓没有坐马车,带着荔秋跟明七就向逸茗轩走去了。
才刚到门口,守在门口招呼的店小二就立马谄媚地笑着对明毓说,“这位贵客是第一次来吧,要不要包间?”
明毓挑眉,“不用,来个雅座就好。”
身后戴着帷帽的荔秋从一个精致的荷包里掏出银子,上前递给店小二。
店小二感受到手里的重量,喜笑颜开,回头冲里面喊了一句,“二楼雅座,贵客一位!”
很快,便有另一位小二引明毓进去。
一楼人挺多的,摆放着很多桌椅,说书还没开始,人声沸腾,茶香四溢。
二楼的人要稍微清雅一点,并不像一楼那些听客那样肆意地放大声音交谈,大多都是端坐在自己的雅座上。
雅座是围着长方形的围栏设置的,每个位置之间用了一层薄薄的纱作为遮挡,且在雅座左方都配备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有茶水,点心,以及饮用具。
明毓的位置是在正中间,视野开阔,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楼的评书人,是个极好的位置。
三楼包间肯定是要比这个更有私密性一点,也更安静,但是那样一来会少了很多乐趣。
人们的反应其实在听评书有时也是个良好的催化剂,能营造出别样的氛围,正因此,明毓才选择二楼的雅座。
还未开始评书,明毓便坐在楠木椅子上打量周围,明七隐匿在暗处,荔秋站在她身后跟她说某某家公子常来这里,有时候四皇子也会来。
逸茗轩在元一城是数一数二的茶馆,是很多文人骚客听书的选之地。
左右被白纱遮挡着,明毓看不到周边的听客,便垂眸往下看一楼的人。
那些人大多穿着朴素的青衣或者白衣,一眼看过去没有女性,几乎都是二十来岁的男子,书卷气息浓厚,不过更像是学生。
当然,也有年纪大的听客,不过这些听客一般身份不会太低,基本都在二三楼入座。
在一位小二上完茶水跟点心后,评书正式开始了。
说书人是一个年过半百的中年男子,青丝束,一席灰衣,看着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今天由他评话,荔秋在身后凑近明毓耳边小声提醒说,“这是杨天江老先生,从南方来的,就连当今圣上都曾为他题过字,说他讲的好呢。”
话音刚落,只见杨天江将放在案上的惊堂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荔秋也立马屏息敛声,收回身子站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杨天江听的声音中气十足,浑厚有力,明毓很快就被他带进故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