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
增调入城部队"
外,董卓又用"
釜底抽薪"
之法,策反了丁原手下的悍将吕布,并唆使他杀了丁原。"
障碍"
一经清除,董卓即废汉少帝刘辩,另立汉献帝刘协,并自封"
太师“,彻底掌控话语权。
不久,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董卓,先是弑杀何太后,继而又弄死汉少帝刘辩。考虑到洛阳"
人生地不熟"
,决定迁都离西凉较近的长安。迁都需要一笔庞大开支,董卓就下令遍掘洛阳城内、城外皇亲国戚的坟莹,掳掠那些值钱的陪葬物品!
董卓的暴行,引起天下震怒,于是也就有了《三国演义》描写的十八路诸侯齐聚一起,商议讨伐董贼大计的"
酸枣会盟"
。因刺杀董卓不成逃回家乡拉起一支队伍的曹操,成为"
酸枣会盟"
中的“诸侯"
之一。
曹操曾在董卓身边当过负责安保的骁骑校尉。耳濡目染,或多或少知道董卓通过以假乱真、特别是擅传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之旨而得到的诸多好处。
董卓被除不到四日,长安城蹈了洛阳城的覆辙。面对肆虐的战火,涂炭的生灵,汉献帝刘协,仿照当年汉少帝的样,带着亲随,逃离长安。
其时曹操正在长安附近,闻知汉献帝刘协避逃长安的消息,好不兴奋,兴奋之余,就派手下四处打探汉献帝的具体去向,及至掌握了确切方位,曹操亲自带着大队兵马,前往迎驾。
己成惊弓之鸟般的汉献帝,突然遇到毕恭毕敬拜请自己前往东都洛阳安顿的曹操,感动非凡,当场赋以曹操相应职权,然后随其前往洛阳。
一到洛阳,汉献帝刘协也就成了一只笼中之鸟。曹操则开始以他的名义,向外布圣谕。正版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
,就这样出现了。
相对于董卓暴力版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文明版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
,有着更大欺骗性。即便是诸葛亮,也在《隆中对》里,向刘备坦陈,不可小觑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威力。这也就是民间多称董卓为董贼、多称曹操为奸臣的原因吧。
曹操没有效仿董卓自封"
太师"
的做法,一定是有怵于董卓的下场!故曹操在其一生中,明面上坚守甘居汉献帝之下的底线,不像董卓,凌驾皇上,遭天下人唾弃。
值得庆幸的是,乱世三国初期,尚无《专利法》,国人也没"
保护专利"
的意识,否则,曹操这厮,必定会被董卓的拥护者们,以"
剽窃太师‘知识产权"
为由,兴兵讨伐。果真如此的话,洛阳难免再次蒙乱,第三版的"
挟天子以令诸侯"
,也就有可能又会因此出现。
喜欢孝与不孝生死绕请大家收藏孝与不孝生死绕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