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生不孝死后伪孝 > 张辽为何不打蜀(第2页)

张辽为何不打蜀(第2页)

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不过即使张辽有着如此实力,他在事奉曹操后,却没有与蜀汉正面对阵过。这并非是因为张辽心虚怯懦于蜀汉,而是因为他没有机会,造成这个原因的幕后推手,乃系曹操。因为曹操忌讳重情重谊的张辽,可能会在与刘备、关羽等近距离接触过程中产生感情,以至"

坏了大事"

那么曹操为何要这么做呢?原因在于刘备、关羽救过张辽一命。话说张辽在没有投靠曹操之前,一直跟着吕布。当吕布集团败于曹操时,被俘的吕布不无窝囊地向曹操求饶,而张辽却一身凛然地表示"

死则死耳,有何惧哉?"

《三国志》有载,张辽表明态度后,即骂曹操为国贼,痛恨自己当初在濮阳城之战中,没用大火烧死曹操。大家知道,曹操其人,虽然对人才十分看重,但这种看重,是在对方尊重他的前提下。面对张辽如此羞辱自己,曹操怒火中烧,"

拔剑直奔张辽杀来"

站在一旁的刘备急忙拉住曹操,劝道"

此等赤胆之人,正当留用是也。"

曹操余怒未息,还想杀了张辽。刘备继续劝请曹操高抬贵手。刘备的举动,感染了关羽,关羽放下孤傲秉性,下跪求道"

关某素知文远乃忠义之士,愿以自己性命担保。"

面对刘备、关羽此般所为,曹操没了办法,他一边将剑弃于地上,一边解释说自己只与文远开个玩笑而已。

张辽确如关羽所言,是个忠义之士。投身曹营后,他便死心塌地跟随曹操,期间创立的功勋,不胜枚举。而张辽在作战上的神勇,更是到了所向披糜的程度。

按理说,曹操在攻打汉中时,应该带上张辽。但奇怪的是,曹操一直没有给予张辽直面蜀汉的机会。有史学家分析认为,除了曹操担心张辽感念刘备、关羽当年剑下救命之举外,尚有如下一个关键原因一一蜀汉的地理环境太过特殊。时下四川、重庆一带,山高岭多,道路崎岖,如此地形,不适合骑兵作战,而骑兵出身的张辽,擅长的就是马上功夫,既然马儿难以适应,英雄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说到这里,再叙一下有关张辽以少胜多、威震敌方的两场战役,一是白狼山之战,二是逍遥津之战。就我看来,张辽在白狼山一战中的表现,远胜于逍遥津一战。但为何史学家们看重的是后者呢?原因也是简单,此战张辽面对的,是三国巨头之一孙权!

张辽之所以能够用八百精骑,决胜于逍遥津,就在于他拥有了地理上的优势。因为合肥这个地方,是片平坦之域。大家知道,孙权之所以亲率十万步卒蜂拥于此,源因这块"

平地"

可以排兵布阵,展现威武军阵。但孙权有所疏忽的是,适合步兵作战的地方,其实更加适合骑兵作战。而骑兵对步兵,本身就在度上,占据了优势。

本文结束之际,作番小结张辽至死未与蜀汉对阵,多少与曹操的"

小肚鸡肠"

有关,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的地理环境,则应该是阻碍张辽过招蜀汉的根本原因。

喜欢孝与不孝生死绕请大家收藏孝与不孝生死绕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