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岁礼打开信封,“里面有钱和一封信。
温岁礼的笔名是随意取的,叫“岁寒”
。
信上说了关于她稿费的事宜,夸了几遍她文章写得好,有水平。
温岁礼的重心是那本小说,文章还是顺带拍马屁寄过去的。
报社的人却一致认为她的文章写得有深度。
应该是夸出了新高度吧。
高考那时她们练过好多种风格的文章,对于这种又红又专的类型简直手到擒来。有些句子她自己都看了都觉得牛逼,金光闪闪。
报社的人说希望她多多写这种类型的文章,小说也可以,只要质量跟这回的一样,寄过去他们都会收。
数了数钱,数目对得上,正好是33块,“对了。”
温岁礼告诉邮递员。
邮递员走了,群众的心却彻底的燥热起来,七嘴八舌的跟6明城讨论这件事。
之前听过6母说,6明诚吃软饭靠温岁礼养着,但那毕竟是听来的,这回是眼见为实。
他们还没做好准备呢就受到这么大的冲击。
温岁礼靠写几个字,真的能养家,这是大家不敢想象的。
“岁岁,你文章咋写的,能不能念给我们听一听。”
他们也想听听能赚钱的文章是啥样的。
温岁礼笑笑,“已经寄去给报社了,我现在也不记得了。”
别说过了这么久让她再复述文章一遍,就算是刚写完,让她再复述一遍,她都讲不出来,自己刚才写了什么,充其量只知道一个主题思想。
村民纷纷感到遗憾,问,“岁岁,你是怎么写出来的,竟然能赚这么多钱。”
在大家心里简直是一字千金了。
温岁礼谦虚摆手,“我也是运气好。”
6明诚拿过她手里的信看了一遍,看到编辑都在夸温岁礼的文章写的好,嘴角都快要咧开了,夫妻一体,与有荣焉,就跟夸他一样。
“大家不要忘了,我家岁岁还是我们大队唯一一个高中生呢,这种文章还不是随随便便就写出来了。”
摇了摇手里的书信,“人家还夸她写的很好,下次让她直接寄过去。”
也是。
大家仿佛已经释怀了之前温岁礼看不起他们的高傲态度。
随随便便写点东西就能赚到33块钱,确实有看不起人的资本。
如果他们也能像温岁礼一样,可能比她还瞧不上村里其他人。温岁礼算是客气的了。
6母喜笑颜开,遣散还想说点什么的众人。
回屋后一掌拍在了6明诚的背上。
6明诚被打得莫名其妙,“娘,你打我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