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去考取功名,年仅十五岁就中状元。而后又进军大理寺,一步一步地去磨砺自己。没别的原因,单纯就是喜欢办案的过程。
这样的天之骄子,也难怪会是男主。
在外人看来,身为世子的他,优秀是必然的。但只有自家人知道,为了自己的目标,司徒无忌能有多努力。
他必不会是生在父母庇佑之下的温室花草。
这一间书屋门上牌匾写着四个字“克拙正己”
。
气势恢宏,是他五岁那年书屋落成那一天,荣定侯亲自给他题的。
也就是这么一间书屋,见证了司徒无忌的崛起之路。连带当初还年小的司徒无忧,都被迫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写字练字的痛苦历程。
至今看来,真是思绪万分,百感交集。
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大多数事情她都记不得了。
司徒无忧一个人待着,把自己来这里的目的抛到了脑后。看完了画册,又翻出司徒无忌的工作笔录。
这个工作笔录记载了司徒无忌解决过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案件,名字也很有意思,叫《西蜀奇案》。
倒是可以当成探案话本来看,每个案件一开头都要介绍背景,然后写探案经过。用词巧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比如说第一篇《锁魂记》“灵玉县盛产玉石而得名,县内城东深巷纵横,人家分布不均。十户共一井,每日每户用水,皆由此井所取。开泰五年十二月子时,一汉子由九园区醉酒而归。途经城东巷第五井,朦胧中,忽见井口坐一白衣女子,长遮面,似哭似叹,声音哀怨至极……”
这哪里是工作笔录,这分明是探案奇书啊!
要是拿去印刷出版,肯定会火!那银子还不得大把大把地入账啊!
虽说第一篇笔法稚嫩,但越到后面用词越是精确成熟,文笔在逐渐变好的同时,记录的事件也越吸引人。
可能也是因为越往后面,司徒无忌官位逐渐攀升,于是能接手的案件也就越多越复杂了。
日趋中天,而司徒无忌依旧没回来。
不过这也正常,因为他不仅加班晚,就连午饭就不经常回来吃。大多数时候只在大理寺匆匆解决。
不过,在那种血腥气又重又浓的地方真的能吃得下饭?
这属于是司徒无忧对大理寺的刻板印象了。
司徒无忧放下书,伸了伸懒腰,想来她哥应当是不回来了。于是把她取出来的那些书又重新一一放回书架。
只留了一本《西蜀奇案》拿在手上,心里美滋滋地做着自己的打算。
就在她放好书的时候,原本紧闭的大门哗啦一下被打开。
这声音不算巨响,但在这极其安静的地方就显得格外突兀。
司徒无忧被吓得抖了一下,手上的书没拿稳跌落在地上,她慌乱地赶紧把书捡起来才朝门口看去。
“……”
入眼却不是她哥,也不是小悦或者青树。
而是一个毫不相干的…张淮序?
两人四目相对,沉默。
张淮序的目光下移,落到司徒无忧手上,后者下意识地把书往身后藏了藏。
司徒无忧先制人“你你你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