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你说木心是实践了尼采那句“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
陈丹青:多少英雄好汉、饱学之士,拼命靠拢时代,生怕给时代甩了。你竟敢不理会时代?!你找死啊!
木心和尼采这句话的关系,大可谈论。《文学回忆录》不断谈到这个话题:艺术家要不要介入他的时代?他的回答很简单:介入,不介入,你得拿出艺术,艺术不好,介入不介入,都没用,都虚空。
《周刊》:让我特别激动的是木心批判时代的那些说法。
陈丹青:对木心的误解和反感,焦点就是他跟时代的关系。大家心理上会被他冒犯,因为谁都在和时代混。木心从来清楚这是怎样一个时代。他前半生做的事,就是不给时代吞没。
要读历史。读近代史。明面上,左翼给当时的讯息不全是政治,而是道德。人可以拒绝政治概念,但道德攻势一来,扛不住了。多少大知识分子,有产有业的家族,都声援左翼。他们反感当时的国民党,巴望改变。
当时刚从法国回来的一位姓华的建筑师,曾经担任北京城市规划的技术脑——当然,后来也成了“右派”
——住在上海,开门一看满地坐着兵,立即上楼烧了大锅牛肉汤给马路上的解放军吃。
世界范围都是这样。二战前后多少有头有脑的大人物都是左翼。艺术家更不必说,什么阿拉贡之类,振振有词,一天到晚开会讲演撒传单。现在美国左翼势力还很大,住在上好的公寓里,喝着红酒,拿着高薪,一辈子痛骂国家。
木心很诚恳地对我说,那个年代不向往革命的人,是有问题的,他也闹过学生运动,参过军,反感国民党,说民国许多事一塌糊涂。
这问题不该安到木心头上,说:好厉害!他怎么看出来?真命题是:我们这么晚才看出来啊。
对木心来说,事情很具体:怎么保全自己。太多人像狗一样死掉了。有尊严的死,是自己动手。
《周刊》:就像安·兰德说的——你不能把这个世界,让给你所鄙视的人。
陈丹青:不。不要以为木心孤高隔世。他从不假定他的读者是一小撮高雅的人。他晚年有段记排列了他诚心诚意想象的读者,包括贩夫走卒,各色人等。
我有兴的是:为什么木心的绝大多数读者是七〇后八〇后?现在包括九〇后。
《周刊》:跟你有关系么?很多年轻人是你的读者。
陈丹青:传播效果上,跟我有小部分关系。我这些年帮年轻人说话,他们愿意走来听听。问题是,如果我推介的不是木心,年轻人也起哄吗?不会的。有灵性的年轻人有直觉,会辨别。
不要夸张我的作用。据我所知,反倒因为我的推介,牵累了木心,原因你应该知道吧,说是作秀,捧,托儿,等等,对我的侧目反感,迁移到老先生那边去了。但我没办法,我得出面,不然他出来太难。
还有,如今年轻人读些什么?我介绍木心时说,不是你阅读他,是他阅读我们。好几位青年起初不解,现在对我说,明白了。你想想,每天打开报纸,大家书架上的书,网上的一切:我们在读什么?
《周刊》:什么时候现中国台湾也是在误读木心的?
陈丹青:一九八三年木心在纽约的港台报纸表文章,一表,读者叫起来,包括高中生。马上有人说,像梁实秋,像七等生(当时中国台湾走红的一位作家),等等,习惯性比附。木心知道了,当然很别扭。
《周刊》:他在西方也是,他没有归属于某一个语境。所以人们很难对他作出评价。
陈丹青:会有很简单的结论——其实这结论也很粗糙——就是,他的汉语很美。看起来这是很雅的评价,其实不对。什么叫汉语很美?他的语言是讲究,可你读他文章,还有讲课,只是“汉语很美”
吗?
《周刊》:那他对他和时代之间的这种错位,他有什么说法么?会不会跟你抱怨?
陈丹青:当然,从来没停止过。他得有个人讲,我是那个听者。
但他的抱怨常是说笑话的方式。有一次我聊起鲁迅写爱罗先珂,写这位俄国老兄当年的文艺腔“寂寞啊,寂寞啊,沙漠般的寂寞”
,木心接口就说:
“不懂啊,不懂啊,沙漠般的不懂。”
他常常是听着你说话,同时转自己的念头,立刻成句。
《周刊》:他内心里有没有一个可以和他比附的对象?还是只能向古代去找?
陈丹青:他不比附。他在意读者的回应,同时又感到被误解。他知道会这样,只是现在生了。
《周刊》:六年前你把木心推介至中国大6,六年后,你还会替木心惋惜吗?或者,会为那些读不到木心的人惋惜吗?
陈丹青:不会。我从未期待所有人读木心。有人读我就开心。绝大部分人不读任何东西。
我也不替木心惋惜,这一生是他选择的,他承受了这个选择。但我替他痛心。他后半生是个孤儿。二十九岁到将近五十岁,数度被非法囚禁。我也痛心他出国后的遭遇。不是指清贫——他生活得蛮好,有尊严,写写画画,种花做菜——但你去问问五十多岁的中国文艺家,谁愿意,谁敢,孤身一人出去,重开始?
这是他最多产的时期,我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例子,五十六岁后重写作,初次表。我替他骄傲。但无论如何,跟他讲课中提到的大部分作家比,有谁经历过这样的一生?晚年获得自由,但毕竟是流亡。你们没流亡过,更没在晚年独自流亡。可是木心说到出国,只说那是“散步散远的意思”
——这不是潇洒,而是,他不肯诉苦,不玩儿伤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