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老夫人让司连珏逗笑了,道:“行,你说说看,是个多小的忙,祖母再考虑要不要帮你。”
“嘿嘿,就是,孙儿这次出门,遇见了一个姑娘,孙儿想娶她做媳妇儿。”
司连珏小心地偷看了一下司老夫人的表情,他知道他母亲一直在给他相看媳妇,也知道她母亲相看儿媳的标准,这才一点底气都没有,只得跑来求司老夫人。见司老夫人没有生气的样子,才接着说道:“她是个很好的姑娘,孙儿当时遇到了困难,身上一点钱都没有了,还淋了雨,生了一场风寒,是她自己贴着钱给孙儿看病,孙儿才能活下来的,这世上再没有比她更好的姑娘了!”
司老夫人微微挑眉,道:“这么好的姑娘,哪能错过,自然要娶回来做媳妇。”
“祖母也觉得她好对不对,孙儿就知道,祖母不是看中家世身份的人,她虽然没有极好的家世,可心是最好的,将来一定会孝顺祖母的!”
司连珏一听这话,便有些兴奋道。
“哎,等等,什么叫做祖母不看重家世身份,你倒是给祖母说清楚,可别瞧着祖母老了,糊弄祖母!”
司老夫人差点让司连珏绕了进去,连忙拽住要走的司连珏,要他说清楚。
司连珏见躲不过,只得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清楚。原是司连珏在外游历的时候,有一回遇到了流寇,同行的人撇下他跑了,他为了保护路过的行人又受了伤,还是藏在密林当中才躲过了一劫,只是随身的财物也丢得七七八八,幸亏一个上山采药的姑娘救了他,才活了下来。那姑娘家境不好,父亲出门做生意,就再没有回去,母亲身体不好,家里又穷,只得求着村里的大夫,认了些药材,往山里采药给母亲治病。原本家里就艰难,遇到了司连珏却没有弃他不管,将不多的钱都拿来给他看伤治病了,司连珏病好了,对那位姑娘也倾了心,定要娶那位姑娘为妻。
司连珏将前因后果解释了一遍,就盯着司老夫人看,等司老夫人的决定。司老夫人思索了半晌,看向司连珏道:“你想清楚了?”
“嗯!”
司连珏点了点头,“我不是为了报恩才想娶她的,虽然她救了我的命,我那什么还她都可以,但我是真心喜欢她的,恨不得掏心掏肺对她好,不忍心她受委屈,让人欺负。所以我虽然心悦她,可半点都不敢说出来,只等说服了家里人,再光明正大的去提亲!”
司老夫人盯着司连珏看了半晌,语重心长道:“阿珏,祖母不嫌弃她家世不好,也不觉得她配不上你,可婚姻大事不仅仅是你喜欢她,祖母家里人能接受她就够了的。”
“……”
司连珏微微抿唇,他并没有想那么多。
司老夫人见司连珏难得这样认真的模样,叹了口气道:“世人都讲究门当户对,自然不单单是看不上家境不好的人,更是因为门当户对以后的日子才能过到一块儿去。你说的那位姑娘,她确实很好,坚韧、善良,可是你自小学的是什么?她从小学的又是什么?新婚燕尔时可能没有什么问题,可日日生活在一起,一年、两年、十年,总有一个人要迁就另一个人,你想好包容爱重她一辈子了吗?”
“……”
司连珏默然,遇到了她之后,他一门心思都想着如何说服父母,却还没来得及考虑以后的日子。
司老夫人哪能看不明白司连珏的情况,只轻叹一声,道:“祖母不反对你娶她,若是你真的下定了决心娶她,祖母也会帮你说服你爹和你娘,但有一件事你必须听祖母说。女子嫁了人,一辈子就是夫家的了,她过得好、过得坏,说到底都是丈夫的一句话,或者一个眼神,你受她恩惠而心仪她,既然没有挑明,若不能一辈子对她好,还不如什么都不说,就将她当做恩人,敬爱一辈子,若是叫她因为你受苦,你如何对得起你读过的圣贤书,口口声声说的仁义道德!”
“祖母,会认真想清楚,请祖母暂且别对旁人说起。”
司连珏听了司老夫人的一席话,只觉得心头一团乱麻,定了定心神道。
“好,你好好想想,也可以去问问你大哥,祖母谁都不说,等你先想清楚。”
司老夫人见司连珏听进去了,欣慰的点点头,司连珏能将这些话听进去,便是好姻缘的一半,剩下的,就看他们的缘分了。
司连珏点了头,将带回来的礼物交给了司老夫人,便提着另外一包往外走,原是送给母亲的,但此时心里乱着,司连珏直接离了荣安堂,就回了自己的院子,想自己先静一静。
☆、第八十六章怒火
次日一早,司老夫人免了陶梦阮的请安,陶梦阮和司连瑾睡到自然醒,出来时司连珏已经等在花厅了,说是寻司连瑾一起喝酒。
司连瑾见司连珏一副踌躇不安的样子,没有推辞,带着弟弟出了门,陶梦阮没什么事情做,就叫了青雀来,问究竟怎么回事。青雀觉得自己差事办砸了,昨晚连夜找了一回,却依然没有消息,将前后的事情说给陶梦阮听,正等着陶梦阮的吩咐,司老夫人身边的绿萝便匆忙过来,道:“大奶奶,老夫人请你到夫人的院子去,国公爷和夫人打起来了!”
“……”
陶梦阮楞了一下,道:“打起来了?怎么回事?父亲和夫人不是一向相敬如宾吗?”
“奴婢、奴婢也不知道,只隐约听到国公爷责怪夫人不能容人,连没名没分的母子俩都容不下,说夫人善妒,要休了夫人……”
主子的事情,做下人的多半都会明哲保身,但陶梦阮是世子夫人,进门不过一年多,已经生下了小公子,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日后的国公夫人了,她自然要趁机在陶梦阮面前刷一刷好感。
陶梦阮先是惊讶,很快倒是想通了,靖国公府那外室失踪的事,连他们都知道了,靖国公怎么可能一无所知,而那母子俩不见了踪影,靖国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安氏动了手脚。陶梦阮微微皱了皱眉,安氏在内宅的手段当然不仅仅用在已经死去的梅氏身上,府里的姨娘不少,能生下孩子并且养大的也就那么两个,其中自然不乏安氏的手笔。靖国公多年来都没有什么动作,这一回却一来就提出休妻,也不知是特别在意那个外室,还是积少成多达成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