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子被领出来的时候,脸蛋红扑扑,精神却是不错。岑夫人亲自领着妮子出来,并告诉邵云安妮子有学琴的天赋,现在开始学正好。以后妮子过来学琴也顺便跟着岑夫人学字、读书,邵云安马上让妮子跪下磕头。岑夫人这算是正式收妮子为徒了。
这收徒不管在什么时期都是大事。岑老也很直率,说了五日后是好日子,就让妮子那一日正式拜师,也在那一日正式给妮子起一个大名。王石井站在一旁,看着邵云安牵着妮子感谢岑老和岑夫人,独眼深黑。
第55章
回来的路上,马车里叽叽喳喳的,王石井稳稳地驾着车,听着车内孩子与媳妇儿说的话。岑夫人很温柔也很亲切,带走妮子之后,没多久,妮子就不紧张了。妮子也是在家里认了字,跟着小爹背了诗的,看她如此聪明,又很是乖巧,带来的点心又特别的好吃,岑夫人也喜欢上了妮子。岑老与岑夫人的儿女、孙儿都在京城,很少能来看看爹娘。有妮子这么乖的女孩儿陪伴,岑夫人也能消除些寂寞。
岑夫人有一把不用的琴先给妮子用。邵云安就想着要给妮子弄一把好琴,他空间里没有。王青、赵丛博和王衍经过一番考核后也有了很多自信,对小爹(安叔)也更敬佩(崇拜)了。他们背的好几个成语故事院长大人都没有听过呢。邵云安当即就表示只要他有时间,随时可以给他们讲故事,讲一些新奇的东西。三个孩子马上决定,上午还要一起学习,下午就一起去院长大人那里听课。
马车刚刚驶入村口,王石井就看到了等在那里的赵元德和王书平,这两人一下午怕是没心思做别的。看到从车上跳下来别提多高兴的儿子,赵元德和王书平提了一天的心总算是落到了肚子里。
两人死活要请王石井和邵云安吃饭,最后,王石井和邵云安去了王书平家,里正家正忙活,不去添乱。王书平让赵元德喊上赵河也过来吃。
这一晚,王石井第一次与王文和之间的气氛堪称融洽。听孙子说了在岑院长那边的表现后,王文和偷偷擦了好几次眼角。王文和让王书平把他珍藏的一直舍不得喝的酒都拿出来了。这一晚,王文和醉了,王书平也有了醉意,赵元德也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隔日,三个孩子开春要去白月书院读书的事就传遍了整个秀水村,三个孩子每天下午还要去县学的岑院长家中上课。不仅如此,王妮还要正式拜岑院长的夫人为师,跟着学琴。这下子整个秀水村又沸腾了。之前,村民们都知道王青、赵丛博和王衍整日一起读书识字,还有人在背后说里正家和王族长家在拍邵云安和王石井的马屁,这下子没人说什么拍马屁了,人家邵云安竟然有能耐让岑院长收那三个孩子去白月书院,还亲自指点!这就算是拍马屁也拍得值了!
这消息传出来也说了是邵云安的能耐。这邵云安咋就这么大能耐呢?村民们可还记得县令大人都要叫他一声“云安”
呢!村里还有三几户人家送娃去私塾的立马都动了心思。里正家对外说了,邵云安是送王青去书院顺带提了他家博哥儿,岑院长看在邵云安的面子上收是收了,但因为不是考进去的,一个月要出四两银子的束脩。王族长也说了,他家也要给一个月四两银子的束脩。再者人家岑院长给邵云安一次人情,不表示人家就能次次都给。
有两户不信邪的去找邵云安,被邵云安一句不客气的“你是谁啊”
给灰溜溜地撵走了。邵云安也直接对外说,想去白月书院,自己去考,他能让这三个孩子进去还是走了县令大人的关系,谁要有能耐就自己找关系去。邵云安向来是别人敬他一尺,他敬别人一丈,绝不会有抹不开面子一说。就算有人家心里不舒坦也不敢去闹。再者,赵氏和孙氏族人都是因为邵云安才能挣到钱,两边的族长可压着呢。
孙族长其实有点急,他们族里也有读私塾的孩子啊。邵云安没去搭腔,要什么事他都去办,往后非把村里人惯出毛病不可。现在村里有钱的人家越来越多,那就多花钱好好培养自家孩子,让自家孩子去考。他也是看赵丛博和王衍是有潜力的才推荐给岑老,这份情面可不是那么随便能用的。
王老太家听到这件事后,王老太当即就要去找王石井,被王枝松拦住了。王枝松心里又怎能不泛酸。王在铮之前是跟着王老太的弟弟读课,郭招弟跟王老太的娘家是一个村的。郭招弟入狱的事王老太没敢跟郭招弟的娘家说,跟弟弟也只说家里事情多,暂时不送王在铮去读课。反正两边村子离得远,也不怕有人传闲话过去。王老太不敢让郭招弟的娘家知道可不是怕人家来找王石井的麻烦,而是怕人家来找她的麻烦。郭招弟和王田岩入狱有一大半的原因是替她。郭招弟的娘家可不是省心的,这要给他们知道了,还不得给她闹个天翻地覆。
郭招弟的事,王老太是打算拖一天是一天。秀水村只有郭招弟跟她是一个村的,等郭招弟回来,她只要不让郭招弟回去就行。至于王在铮,王老太一开始恨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再送他去读课。但现在王青能进白月书院,向来有便宜绝对要占的王老太又想起了王在铮。再说,王石井能找上岑院长,那也该拉上王枝松啊。王老太让王大力去找王石井,王大力不去,被王老太朝死里骂了一顿。王春秀也不肯去,虽说她有心巴结邵云安,但邵云安太悍了,她还没做好直接面对邵云安的心理准备。
王老太在家里骂了一通,去找王文和了,她也是不敢去找邵云安。可惜她刚进王文和家的大门,就被王沈氏给打了出来,王沈氏叉着腰指着王老太就骂,说以后再敢来她家,她见一次打一次。王文和不出面,王书平不出面,王钱氏也出来冷嘲热讽的骂王老太没脸没皮,被县令大人打了又被罚跪祠堂怎么还这么蠢。王老太骂不过人家婆媳二人,跑到村子的晒穀场就开始哭嚎,哭族长不公正;哭王石井不孝,与县学的院长有交情却不提携自己的亲弟和侄子;哭邵云安是丧门星,祸害她家的人。
村里人都出来看笑话,这王老太是还没被打够么。这家人收了王石井断亲的银子,转头就又是往人家跟前凑,又是骂人家,这家子人的没脸没皮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就是他们这些泥腿子都看不下眼了。王枝松没想到他娘竟然跑到晒穀场去丢人现眼了,气急败坏地从家里出来,连拖带拽地把人拖回了家。
赵河跑到王石井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两人,邵云安冷笑:“闹吧,她使劲儿闹吧,闹得越没脸越好,有她后悔的。”
王石井和邵云安已经不会把那家人做的事放在心上了。他们要敢没脸没皮的来,邵云安自有办法让他们没险没皮的回去。妮子要正式拜师了,邵云安隔日带她去县上的蝶妆阁又给她买了两副好看的玉石耳坠、一副羊脂白玉镯子和一块黄玉的挂坠。又给她买了小女儿家戴的简单又好看的头饰,发绳,也给王青买了一个羊脂白玉的挂坠。
捧着她新得的首饰盒妮子依赖的窝在小爹的怀里。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首饰,都是小爹买给她的。妮子对亲娘早已没有记忆,她以前还羡慕别的孩子有娘,有小爹,她现在不羡慕了,她的小爹是最好的。
回到家,邵云安把王青喊过来,给他戴上雕刻着金乌的玉坠,王青忍不住抱了下小爹,邵云安摸摸他的头。给妮子也戴好手镯、挂坠,邵云安就让两个孩子自己去玩。郭子榆和郭子牧走了进来,两人齐齐朝邵云安和王石井躬身作揖。
“王兄弟,邵兄弟,谢谢你们。”
那天回来后邵云安就把蒋康宁的话带给了他们,让他们考虑。邵云安问:“你们考虑好了?”
郭子榆道:“我和子牧商量了,把户籍迁过来。等日后那边真正安定了,我们再回去给娘迁坟。”
邵云安又问:“那你还继续考吗?你的腿不是大问题,把右脚的鞋底做高点就不大看得出来了。”
哪知,郭子榆却摇了摇头:“以前确是有入朝为官的雄心,现在却只想做一个平常的农家子。邵兄弟如此之能人,不也选择安居于此么。”
邵云安也能理解郭子榆和郭子牧的选择。皇上再整顿吏治,官场也是黑暗的,更何况郭子牧还长了这么一张妖孽的脸。他想想,道:“那咱们就签卖身契吧,然后我看看有没有人去清州县,帮忙把你们的户籍迁过来。只要迁过来,我就还你们自由身。”
“谢谢邵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