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族叔楘庵言:肃宁有塾师,讲程朱之学。一日,有游僧乞食于塾外,木鱼琅琅,自辰逮午不肯息。塾师厌之,自出叱使去,且曰:“尔本异端,愚民或受尔惑耳。此地皆圣贤之徒,尔何必作妄想?”
僧作礼曰:“佛之流而募衣食,犹儒之流而求富贵也,同一失其本来,先生何必定相苦?”
塾师怒,自击以夏楚。僧振衣起曰:“太恶作剧。”
遗布囊于地而去。意必复来,暮竟不至。扪之,所贮皆散钱。诸弟子欲探取。塾师曰:“俟其久而不来,再为计。然须数明,庶不争。”
甫启囊,则群蜂坌涌,螫师弟面目尽肿。号呼扑救,邻里咸惊问。僧忽排闼入曰:“圣贤乃谋匿人财耶?”
提囊径行。临出,合掌向塾师曰:“异端偶触忤圣贤,幸见恕。”
观者粲然。或曰:“幻术也。”
或曰:“塾师好辟佛,见僧辄诋,僧故置蜂于囊以戏之。”
楘庵曰:“此事余目击,如先置多蜂于囊,必有蠕动之状见于囊外,尔时殊未睹也。云幻术者为差近。”
心得: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描述了一个和尚在学塾外面要饭的情景。和尚利用布袋里的蜂虫戏弄了讨厌他的塾师和弟子们,最后离开时留下了深思。
这个故事呈现了一种对立和调侃的关系。和尚和塾师代表了佛家和儒家的不同观念和生活方式。和尚批评了塾师对追求富贵的执着,而塾师则看不起和尚的异端信仰。通过布袋中的蜂虫,和尚向塾师展示了一种幻术般的方式来回应塾师的辱骂。
作者堂叔楘庵亲眼目睹这个故事,他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幻术,因为他没有看到和尚事先放入袋子中的蜂虫。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这是和尚故意戏弄塾师的行为,因为塾师平时辱骂和尚,他可能是为了回击而利用了这个机会。
整个故事带有一种戏剧性和戏谑的氛围,让人们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和信仰之间的冲突。它也让人们反思个人的执着和偏见是否值得。
新编:
接着这个故事,塾师和弟子们被蜂虫螫得面目全肿后,情景一片混乱。周围的人们都吃惊地围了上来,询问生了什么事情。
和尚却忽然推门进来,牵引着众人的目光。他面带微笑,丝毫没有受到蜂虫的伤害。大家都惊讶地看着他,不知道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和尚合掌向塾师行了一礼,说道:"
圣贤也谋划着藏匿别人的钱财吗?"
这番话引起了众人的笑声,他们终于明白了和尚的用意。
塾师脸色微红,感到有些尴尬。尽管被嘲笑,但他却感受到了自己和众弟子对待和尚的轻蔑。也许,他们确实太过傲慢,以为自己拥有更高尚的信仰和学问。
和尚收起笑容,临出门前又合掌对塾师说:"
异端偶尔触犯了圣贤,请原谅。"
他留下的这句话让塾师心生敬意,也为自己的偏见而感到惭愧。
塾师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偏执和傲慢将他限制在了一个狭窄的思维境地里。他思考着和尚所言,不仅仅是对自己个人的指责,更是对整个学塾对待异见者的态度的反思。
从那天起,塾师渐渐改变了对待他人的态度。他开始尊重每个来访者,不再以先入为主的偏见对待异端信仰。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而这并不意味着其他信仰就是错误的。
学塾中的氛围也生了变化。塾师告诉众弟子们,每次遇到不同的观点和信仰时,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从中寻找真理的光芒。他将这次事件作为一个教训,教导弟子们要避免成为偏见的奴隶。
和尚的布袋故事成为了学塾中的一个谈资,大家用它来提醒自己要避免埋头于固定的信仰观念之中。学塾因此更加包容,吸引了更多有不同观点的学者和学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拥有怎样的信仰和观念,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欣赏和尊重其他人的信仰。只有在不断地接受和理解他人的观点中,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