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个人年龄的关系,罗一最初时想到的是家族式诈骗团伙。
所以找借口要了董元龙的号码,寻思着如果能确定的话,就把这份功劳送给他。
靠着大桥栏杆静下心仔细琢磨了一阵,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吴海岩和吴家林这两个姓吴的,会不会遇到的是同一个人?
对方在鹏城搞了点钱,但还没有满足。躲了几个月改头换面,跑东北这边来接着骗。
只不过这次换套路了,不再主动行骗,而是打着寻根祭祖的名义坐等鱼儿自己送上门来,结果成功钓到了吴海岩。
罗一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掏出手机找到董元龙的号码,手指停留在拨号键上时,脑子里回忆着刚才那位弯弯大商人看到警车时的神情……
对方貌似机警果决,实则就是胆小谨慎。一旦察觉到危险,立马飘然远遁。
对于一名犯罪分子,尤其是靠脑子吃饭的犯罪分子来说,这种品质绝对是优点。
同时,也是一个可以利用的点……罗一的心头一阵热,他想到了鹏城那几个被“张保仁”
骗了的土大款。
虽然不知道几人一共被骗了多少钱,但想来不会少……
罗一相信,如果自己猜测正确的话,对方看到警车的时候已经受惊了。
当然,可以从玉山的陪同人员那打探到消息。
但依着对方谨慎的性格,就算知道那辆警车和警车里的人与他无关,心里多多少少的应该也会种下怀疑的种子……
如果再给他加点“料”
呢?
那货会不会成为惊弓之鸟?
罗一想到俩人通过后视镜对视的那一瞬。他看清了对方,对方应该也看清了他。
那对方会如何判定他这个人呢?
顺着这个思路,罗一靠着大桥栏杆,不知不觉的琢磨了半个多小时。
脑子里的想法逐渐理顺完善后,给胡洋的传呼留言“回电话。”
过了能有四五分钟,手机开始震动,接听后听筒里响起胡洋微微有些喘的声音“罗儿呀?有事儿?”
“忙什么呢?”
罗一问。
“跟灿哥统计薄膜厂家和价钱呢。大厂小厂不老少,厚度、寿命、透光率什么的说道可多了。对,镀锌管我们俩已经统计完了。”
“尽量选大厂的产品,没名堂的小作坊不考虑。”
罗一吩咐。
“好。”
胡洋应下,随后压低了些声音说“海南的事儿我已经联系战友了,他们正在帮我问呢,我不好意思总催。”
“嗯,知道了。问你个事儿,你能借到,或者租到车吗?轿车、suV都行,不用太豪华,桑塔纳、雅阁或者马自达都行,最好是黑车,显得庄重一些。”
“车应该能借到,我有个战友倒腾二手车的。不过他那现在手头有什么车不好说,得过去看看。”
“行,现在就去。有件大事儿,咱要办明白了,大棚项目就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