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薛虬微笑道。
“正是。你也是知道的,这些个人心可黑着呢!”
薛宝钗继续叹道。
“小弟倒有一策,或可解姐姐烦恼。”
薛虬继续笑道。
薛宝钗没想到薛虬居然有方法!因为这种事不仅是她家的痼疾,更是薛虬家的痼疾!他这二房被这痼疾都折腾的快油干灯枯了,也没见薛虬拿出什么良策!
她当然不知道薛虬来此不过只有一个月,而现在主动提及实在是因为被薛宝钗、薛蟠他俩的亲情感动!
也因此闻言薛宝钗随意的说道:“二弟,你有和良策,说说看看。”
薛虬没有说话,只是将茶几上他与薛宝钗的茶盏对调了一下。
而这其实正是薛家下面铺子难以管理的症结所在,一个掌柜的长久经营一地,人脉已经充足,利益也固化,集团化,就如唐时的藩镇割据一般。
而这样置换茶水毕竟是无礼的,纵然彼此的关系是堂姐弟,因此看到薛虬的这个动作,薛宝钗不禁一愣……
但是她毕竟是秀外慧中的女子,一愣之后,心里就有所明悟,渐渐的一抹笑意在她嘴角升起,而本来阴郁灰暗的眸里也突然有一点火光亮出。
火光越来越亮……“二弟!”
当薛宝钗脱口而出时,她的眸子里早已亮的犹如一堆火焰,眼角、眉间的笑容犹如春风盈面。
“哥哥,这个法子好!你怎么想出来的!”
薛宝琴也反应了过来,欢快的说道。俏脸上也明显露出了骄傲与崇敬混合的色彩。
“只是最近想着生计的事才想到的,不过这样做,一些细节还要完善。”
薛虬笑道。
“二弟快说!”
身子一探,薛宝钗匆匆说道。
“除了经常给大掌柜挪挪位置外,还要给二掌柜监察权,凡银子用度、铺子开销,进账入账都需二掌柜签字,以束大掌柜手脚。
其次实行大掌柜负责制,日常经营,伙计招募由大掌柜全全负责,若伙计偷窃、卷走金银也由大掌柜负责,大掌柜年底分成可提高一层。
再者姐姐以后也要有专门监督、巡视的人员,此事可慢慢计议。此事的关键是如何让监督巡视的人心甘情愿干这活……”
薛虬轻声而谈,薛宝钗与薛宝琴脸上的笑容却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之色。
而待薛虬讲完,薛宝钗深深的看了薛虬一眼,叹道:“二弟,姐姐我只当你已非吴下阿蒙,没想到你竟还有如此韬略!”
说到这里薛宝钗淡淡的笑了,笑容里包含着舒心,心里更是感觉有一座大山在背后升起……
贾环摆了摆手,笑道:“这也没什么出奇之处,想想朝廷用人之法就知道了,平常县令都三年一换呢!”
“二弟真是有心之人,从寻常处就能通悟其中的道理,不愧是读了书的!”
“姐姐过奖了!”
……
随后三人谈论起以上方案的细枝末节,这期间香菱、莺儿、小螺一直在旁听着,小螺与莺儿年幼,并不能完全听懂薛虬三人谈话的意思,只是看到薛宝钗与薛宝琴脸上露出的自内心的怕、许久未见的笑意,她们有些惊讶,当然也更开心。
而香菱读书识字,又了解薛宝钗铺子里的情况,在薛虬互换茶盏的那一刻,她微微一思索,随即心里就“咯噔”
了一下子,然后一双美目就暗暗的落在了薛虬的身上,挪不开了!
……
又闲叙了一阵子,从旁边小酒店定制的酒菜送了过来。薛宝钗也留下了,吃过饭又闲谈了一阵子以上方法的细枝末节之事,这才离去。
走时,薛宝钗的脚步都是轻的!
……
送走薛宝钗之后,院子里只剩下了薛虬、薛宝琴、香菱、小螺、郑海五人,至于薛宝琴的另一个丫鬟豆官,本是荣国府的人,贾母派来服侍薛宝钗的,现在自然是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了。
随后,薛虬给了郑海银子让他与小螺去买锅瓦瓢盆等炊具与日常用品。
而他则揣了些碎银,骑了马,自去找醉金刚倪二,开印社需要掌柜、技工等社会上的人,以前薛虬的身份注定了他与这些人没什么接触,而他来到这里不过一个多月,自然对这些人也不熟悉。
当然即使是不熟悉,因为京师布局的特色,工匠一般都居住在西北侧,商户居住在西侧,薛虬也可以慢慢寻找。
不过因为熟读《红楼梦》的缘故,薛虬知道《红楼梦》里有倪二这个人物,一项在市井厮混,又有些义气与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