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子,我有话与你说。”
她指了指后门。
郑旭面露惊喜,忙跳下凳子,消失在墙头。他急忙打开自家的后门,在一棵槐树下等着她。槐树上长满翠绿的嫩叶,迎风摇摆。
碧姜吐出一口浊气,看着高高的院墙,还有紧闭的后门。她的身子实在是娇软,就是走到后门处,都有些气喘。
门是从里面闩着的,她心里想着那妇人,压根就不担心她们会逃走。一个瘦马,没有户籍路引,能去哪里?
郑旭看到她出来,眼神竟有些闪躲,不敢直视她的容颜。
“郑公子,你既然要参加考试,此时应该多读书,争取考个好名次。”
听到她关心自己,郑旭的心里像开了一朵花般。“姑娘放心,郑旭一定不负姑娘所望。等我有了秀才功名,必会信守诺言。”
碧姜摇着头,“秀才不是好考的,不能埋头苦读,要知时事,才能做出好文章。”
郑旭有些奇怪她会提到考试的事情,不过她说得在理,“碧姜姑娘,陛下刚刚大婚,我朝内外安平,正是昌盛之期。我心里有数,已做了万全的准备。”
她面色平静,心里却掀起惊涛巨浪。皇侄不过是十五岁的少年,怎么就能大婚?莫非这天下已经易主?
“陛下是明君,将来你若能入仕,定要好好报效朝廷。”
“碧姜姑娘说得是,自三年前,护国公主大败燕赤,那些宵小之国再也不敢来犯我朝。陛下虽年轻,却深得护国公主亲传,确实是一代明君。”
三年,竟然已过了三年?
那次她与燕赤一役,可谓十分艰难。最后她险胜,却身负重伤。为了不影响军心士气,一直秘不外宣。后来她时常昏迷,醒时少,睡时多,最后一觉睡去,再醒来后就成了现在的模样。
不知道她死后,后事是如何处理的?
猛然,她瞳孔一缩。不对,方才郑公子讲的是陛下深得她亲传。她忙着征战,一年之中,极少有时间呆在京中,如何教导陛下?
“护国公主确实是巾帼英雄。”
自己夸自己,感觉有些奇怪。她顾不了许多,只想把话题往自己身上引,以期得到更多的信息。
郑公子心里纳闷着,今日的碧姜姑娘怎么与他讨论起朝中之事?不过他心里转而高兴起来,周围的人,没有一个能与他谈这些的。若是将来的妻子能说得上话,也算得上情投意合。
“你说得没错,护国公主确实是女中豪杰。若不是忌惮护国公主,燕赤那些宵小怎么会善罢干休?当年护国公主得胜还朝时,陛下亲自开城门迎接,何等风光。”
郑旭说着,眼里迸出光彩,他那时也挤上街头,看着高高的骏马上,坐着那英姿飒爽的女子。虽覆着面纱,却依旧能感觉到坚毅强大的气势。
碧姜沉默下来,她已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现在是三年后,而且“她”
还活着。这么一来,她都不知道,现在的自己,究竟是什么?难不成一个人的魂魄可以一分为二?
郑旭见她不说话,忙问道:“碧姜姑娘,你可是身子还不舒服?”
“嗯,我身子还没有好全。郑公子,这两天我想了许多,我觉得我们并不合适。郑公子前程似锦,何必把心思浪费在我身上。你我终是有缘无份,你就放下吧。我……娘可能就要替我找人家了,我们不会有结果的。”
“碧姜姑娘,你是不信我吗?”
郑旭急了,朝前迈了一步。
当然不信,她在心里说着。不喜他人靠近,她往后退一步,暗恼现在这副不中用的身子。
郑旭原是情急,待闻得少女的体香,不由得想亲近佳人。他身形一动,不想一道眼神凌利地射过来,立马觉得浑身发寒,腿差点软了。待再看时,只见佳人娇柔,楚楚动人,暗道自己方刚眼花。正了正身子,恢复常态。
“我信公子,信公子将来能鸿图大展。就是因为信公子,所以才觉得你我之间更无可能。你想想,日后你封官进爵,立于人前。你总不希望别人肆意谈论你妻子的出身?将她与货物相提并论。”
“我不怕!”
郑家院子里似乎有脚步声,郑公子急于分辩,并未听到。但碧姜却听到了,想来是郑公子的母亲回来了。
“你当然不怕,男子何患无妻,大不了休掉便是。等你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何愁没有美娇娘?”
“没错,碧姜姑娘说得对。旭哥儿,你听娘的话,好好读书,将来娶个大家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