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落提着一捆书回家,然后又提着用绳子捆在一起的竹凳子出门,一出门,下工的喇叭声响起,在路上她就碰到了不少下工回家的社员。
大家见林落提着这么多凳子,就问她干嘛去,得知是给三婶子送的,妇女同志们纷纷围上来看竹凳子,正好,三婶子也在下工队伍里。
“林落你这么快就做出来了?”
三婶子看着一排小巧精致的折叠竹凳,真是惊喜极了,每张都摸摸看看,确定张张都结实又耐看,更加满意,“你的手真巧,看过你做的凳子,我家那些凳子都可以劈了当柴火烧喽,真的,看看这些,再想想家里那些,哎哟,眼都要瞎了。”
这话虽然夸张,但妇女同志们还是挺有同感的,谁家有这样好看的竹凳啊,板凳都是拿三块木板子,随便用钉子固定一下,能坐,平稳,这就成,也没人追求好看,所以女同志们不管年纪大小,看着都欢喜,尤其是年轻女同志们,更希望自己有一张这样的小竹凳,搬出去坐也有面子啊。
“林落啊,你给三婶子做这么多凳子,得拿多少东西换?”
有个年轻姑娘忍不住问。
给人干活是不能直接要钱的,这一点林落很清楚,所以定价这个问题确实有点为难,但她早已经想好解决办法,她张嘴就要说话:“两……”
三婶子朗笑一声,打断林落,笑眯眯说:“这样好看的凳子,我给三个鸡蛋一张的,是不是啊,林落?”
说着就拉住林落的手,微微用力按下。
“三个鸡蛋一张!?太贵了吧?”
有人惊呼。
林落看着三婶子,微眨一下眼,她定的价格是两个鸡蛋一张,现在鸡蛋论只买,是一分钱一只,可以用鸡蛋当钱用,计算也很方便。
“三个鸡蛋怎么就贵了?林落,三婶子知道你养五个娃辛苦,你两天就给我赶工出来,不得将睡觉的时间用起来?你辛苦,三个鸡蛋是应该的,再说,你做的凳子好看,还能叠起来,谁家能做到?听三婶子的。”
林江在外边听到三婶子说的话,忙大声说:“是,我大姐连睡觉的时间都用来做凳子了,辛苦得很!大姐,咱听三婶子的!”
林河在人群中艰难前进,终于挤到林落身边,冲着三婶子就笑:“婶子,三个鸡蛋正正好,不多不少,大姐是真的辛苦,没日没夜忙活呢,哎,都是我们五个拖油瓶连累大姐了。”
说到最后一句,还低着头,做出一副伤心模样。
之前林河恨死“拖油瓶”
三个字,谁喊他就逮谁打,现在么,为了三个鸡蛋,他迅速摒弃那点矫情,亲自给自己头上盖了“拖油瓶”
的章,毫无违和感。
三婶子:“什么拖油瓶,你小孩子家家的,哪是什么拖油瓶,再说,你大姐能干,你们几个娃又是省心的,你们把心拢到一处,好好把日子过起来。”
林河又抬头笑,很是积极说:“婶子,我给你把凳子送到家去,哥啊,大姐都这么累了,就让大姐回家休息吧!”
林江:“成,我送大姐回家去!”
三婶子就笑:“哎哟,林落你家江河小小年纪就这么孝顺你,再过几年,你就等着享福吧,走,林河跟婶子去家里拿鸡蛋。”
林河扛起竹凳子,大步向前走,高兴得胡乱哼曲子。
林落呢,被林江拉着手就跑。
“林江,别拉着你大姐走,我们还有事要问呢。”
有人拦下两人。
林江眼睛骨碌碌一转,大声说:“你们看那竹凳子这么好看,却不知道我大姐废了多少功夫,竹子都浪费了不少,三个鸡蛋,也就刚刚好,大家伙要做竹凳子的找我,我让我大姐先回家歇歇!”
虽然三个鸡蛋一张是贵了点,可听林江这么一说,精打细算的妇女同志们在心里一合计,就知道其中没多少赚头,说不定林落还要自己出竹子呢,这么一想,就松开口子让林江拉着林落走了。
林落从头到尾没有反驳一句,等只剩下她和林江,就问:“如果跟大家说我几分钟能做好一张凳子,大家就会认为很容易,觉得三个鸡蛋不值?”
林江喘口气:“何止是三个鸡蛋,一个鸡蛋他们都觉得不值当,当时大姐你定下两个鸡蛋,我们也没想到废材料这一层,现在想想,你是不用废材料,我废材料啊,还有工具耗损,这些都要算在里面,三个鸡蛋,咱们也就赚一点点而已。”
林落点头:“所以做凳子要关上门,不能让人发现我的高效率。”
林江:“对,就是这样,咱们做得快也不能说少赚别人的,要不然别的木工都不用干活了,除了咱家人,谁也不能说,幸好咱之前没对外说你几分钟就做一张凳子,不行,我得赶紧去通知姐和星星暖暖,不要漏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