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一世富贵秀秀最后和谁在一起了 > 第44页(第1页)

第44页(第1页)

  赵滋也不管他,突然翻身,对着旁边的高大全喊:“你这个贼大汉,终究不过是与我一起倒下!”

  高大全喘着粗气,高声笑道:“我的眼睛却是睁着的,看着你被刺了。这场争斗,终究是我们赢了!”

  一直站在场边的四个兵士,讪讪地上来把赵滋扶起,低头道:“都是小的不争气,害提辖出丑了。”

  赵滋看了看周围的众人,见一个个都是神情古怪,突然大笑:“你们莫不是都以为赵滋心胸狭隘,输不起这一场争斗?”

  听见赵滋这么说,周围的人才放下心来,知道他不是输不起的人,这才算得上是个人物。

  赵滋却又突然转身,对着高大全喊:“若不是这个贼大汉死死缠住我,我一杆枪也把其他人都放翻了,绝不会输得如此丢脸!你这个大汉,我记住你了!等歇过来,敢跟我一对一比试吗?”

  徐平笑着上来道:“提辖说哪里话?高大全不过是我一个庄客,天大的本事也不敢与提辖放对。他那不是找死吗?”

  赵滋上下打量徐平:“这帮庄客,都是你教的?”

  徐平道:“那是自然。”

  赵滋点点头:“你这阵势还有些看头,先前是我看低你了,输得心服口服!不过话说在明处,若没有地上这条大汉,这个阵势依然赢不了我!”

  徐平道:“若没有高大全,我也不敢与你赌斗。”

  赵滋叹了口气:“是我不识天下英雄,谁能想到厢军里也有这等人物。”

  转身对高大全道:“高大全,你一身本事,做什么庄客!随我回万胜镇大营里,做个禁军吧!一刀一枪挣来功名,搏个封妻荫子,强似在这里没没无闻混日子下去!”

  高大全起身,叹口气道:“提辖抬举,是小的福气。不过我做了许多年厢军,做得厌了,这里小官人对我也十分好,现在只想这样将就下去。”

  赵滋恨恨地道:“你胸无大志,终有后悔的一天!记住我赵滋名字,什么时候想通了,要从军便来找我!”

  说完这些,赵滋觉得自己浑身上下的筋像都断了一样,再也没有力气,对徐平道:“认赌服输,我们这便到镇上,去你家酒楼里吃个宴席!高大全也一起去,我要与他喝个尽兴!”

  徐平道:“先前的话只是个噱头,只是要赚你和桑秀才来我庄上,帮我想些办法对付附近盗贼,提辖何必当真?现在庄里已经杀了一只羊,还有鸡鸭各种菜,好酒也多得是,便在庄上喝罢了。”

  赵滋看看徐平:“小庄主是怕我输不起十贯钱?”

  徐平笑笑:“钱财身外物,提辖不用再提了,只要今晚喝得尽兴就好!”

  赵滋见徐平说得知情知,顺势也就不再坚持,由手下兵士扶着,随大家一起向庄里走去。

  认真说起来,对赵滋这个下层军官来说,十贯还真不是小钱,他要省吃俭用攒好几个月呢。

  至于其他的话,是徐平给赵滋面子,毕竟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要好。这些话如果是在与赵滋赌斗之前说,别人还会说徐平不知天高地厚,是腆着脸去巴结人家。把赵滋和他手下放翻了再说,那就是徐平大度了。

  第27章夜宴

  徐昌和迎儿夫妇比先前的洪婆婆乖巧得多,现在田庄里的事情都是徐平做主,他们两个只是从旁协助,查漏补缺,从不自作主张。

  因有徐平吩咐,众人回到院里,宴席已经备好了。

  一张主桌在正中,徐平带着赵滋和桑怿过去坐了,徐昌和高大全作陪。

  酒倒好,徐平端起碗来,先敬赵滋:“今天的事情对提辖多有得罪,只作为大家认识的一个由头,提辖千万别往心里去!”

  赵滋不是个直肠子的粗人,虽然不会把这事怀恨在心,心里不舒服是免不了的。喝了酒,对徐平道:“今天这事小庄主不用再提。输了赌斗,赵滋自然就是认了,揭过就算。日后待我也练几个得力手下,再来与你比过。”

  徐平笑笑,没有回答,这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

  放开喝了几回,赵滋便就与高大全喝到一起,谈论些刀枪棍棒上的事,并不怎么理睬徐平。

  徐平知道他心里还是有芥蒂,也懒得理他,只与桑怿攀谈。

  桑怿是乡贡进士,两人便谈些诗书上的事。徐平的知识还是前世上学时从语文课上学来的,跟林文思读了这么些时间的书,因为一点也不用心,并没有什么长进。

  然而谈了一会,徐平现桑怿并不比自己强到哪里去,说到一些精深的地方,甚至还不如自己。

  这个现让徐平吃惊不已。这可是过了解试,参加过省试的正儿八经的读书人,进士科比诸科不知高到哪里去,按说地位还在林文思之上。心中纳闷了好一会儿,最后得出一个无耐的结论,开封府的解名额太多,这里的举子实在是太水了。只要好好读上几年书,就能混个贡生身份,虽然也没有太大好处,最少把自己的劳役给免了。

  实际上北宋时候,尤其是中前期,开封府由于解名额多,竟然出现几次只要不写错字的人都算上,也凑不够解人数的情况。主考解试的考官上报,要求裁减开封府解名额,皇帝却因为这里是都城所在,坚决不肯削减。直到后来大量的高素质人材涌入,这种情况才慢慢改观。

  这也是因为此时科举刚刚开始兴起,正处在慢慢完善的阶段有关。汴梁城虽然号称人口过百万,但军队和官吏就占了很大部分,真正的土著并不比一些大州多到哪里去。此时的读书人也没有后来明清时候的地位,明清时候只要中了秀才就算有了功名,享受各种特权。这时却只有参加了省试的举子,才有免自己劳役这么一点好处,社会上也没有后来不惜一切代价苦读书的风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