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对于李逸文主动承认错误的奖励,他父亲算是原谅他了,但依然是由他母亲转达的——他们的关系还是很僵硬。不过和以前比起来已经算好了。除此之外,他的生活里也迎来了一点其他的,更刺激的奖励——他好像是被追求了。
对方也是在同一个志愿机构工作的志愿者,中国人,不是叫英语的,似乎是负责和签证答疑,解决有关问题。只有周末下午在。李逸文不清楚对方有多大,看长相和自己差不多,Alpha,听说已经离异了,姓张,英文名叫丹尼斯。
说实话,在这里从没有注意过其他的Alpha,不管怎么说,他现在还是已婚状态;而且布莱恩也管的很严,他不想再生事端。但他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有被追求的一天。这看起来有点讽刺,他在年轻漂亮的时候从没有人献过殷勤,除了布莱恩。而现在结婚了,甚至都生了两个孩子了,反而有人跑来追求他。而且张先生条件不错,国内名校毕业,来这边读的博士,现在似乎是在学校工作。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李逸文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已婚身份,还说了自己有了两个孩子。但张先生表现的一直彬彬有礼,或者说是很狡猾的把握好了尺度。他每次见到李逸文都会送一点东西,小饼干或者是从中国带回来的糕点,只有一两块,让人无法拒绝;他还会在李逸文上课的日子里给他发消息,确认他是否安全到家。除此之外,张先生还十分坦荡,有时候周末结束工作后碰到布莱恩他还会主动打招呼。
对方就像个朋友一样,李逸文也想过也许是自己太敏感了,对方也许只是想做个朋友。但也不能怪李逸文多想,张先生在两个人说话时总会有点肢体接触,在接递东西时也总会“不经意”
碰到李逸文的手。还有一次发来了消息后有很快撤回,过了许久才又补发了一句“不好意思。”
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摆明自己的立场之后就删除好友,再也不来往。可李逸文什么都没做,甚至可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对方的这些行为。
说实话,其实自从布莱恩出轨,或者说疑似出轨的一系列事故之后,李逸文心里一直不平衡,他感觉到两个人关系是这样的不平等——布莱恩可以对他做任何事,但他却什么都做不了。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都不平等,从谈恋爱开始,李逸文就是付出更多,喜欢更多的那一方。但至少那时的关系也勉强维持了表明平静,让他可以自欺欺人的把这种关系依然视作平等。可布莱恩的出轨和强暴把所有一切都摆到明面上来了——他们之间从未平等过,布莱恩主导,李逸文服从;只是以前布莱恩还算尊重他,没有把这些说破而已。
因此,出于自尊,甚至出于报复,李逸文必须也要做点什么——他需要干点坏事,和布莱恩一样的事来回到以前那种看似平衡的状态。虽然虚假,但至少可以让他保留一点尊严。
李逸文对这位张先生实在没什么兴趣,说实话,他之前有过几次机会。最简单的,一夜情。即便工作轻松很多布莱恩也有不少加班应酬,到很晚才会回来,李逸文总是会有偷偷出门的机会的。而他去酒吧坐一夜至少也会有几个人来搭讪——有的人就是喜欢结了婚的。但最后一次都没成功过,他总会在最后关头拒绝,“对不起,我有约了。”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他也总是十分优柔寡断。但最重要的,他们不是布莱恩,而李逸文也不喜欢他们。即便这种时候,在选择预备出轨对象时他都会潜意识的将他们与布莱恩相比较:这个不够高,那个话太多惹人烦,或者是衣服的搭配不对,点饮料太没品味,搭讪的话说的太烂,总有让他不顺心的地方。
如果他能想通:自己还爱着布莱恩,不忍心背叛他;在加上一点软弱——他害怕东窗事发,那么事情就会简单许多。可他一样也不想接受,他既不想承认自己爱着布莱恩,也不想承认自己害怕他,因为那会让李逸文感觉自己又下贱又可悲。
同样的,李逸文也不喜欢张先生,但他和酒吧里的那些搭讪者还是有点不同——他很像那种李逸文在恋爱之前给自己规划的爱人,中国人,理科,在学校工作——这是他应该选择的那类人。似乎他再选择一个这样的人,所有一切就会重回正轨,之前的所有错误都会一笔勾销。就像电影里那样,他会穿越到一个自己做了正确选择的美好的平行世界,过自己本来应该有的生活。
所以李逸文只是这样暧昧的态度,他没同意,但也没拒绝,偶尔还会带一点自己烤好的饼干来回赠张先生的礼物,收到他的消息之后也会回复。
“你要不要去我家坐坐,我养了一条狗。”
张先生总会这样说,可当李逸文露出不情愿的尴尬神色之后就会一语带过说点别的来转移话题,给人感觉好像既在意又不在意。李逸文也不是218岁的小孩子,也许以前他会很难分辨这是真情还是假意,说不定还会愚蠢的以为自己又遇到真爱了,只不过是在结婚以后。但现在他很明白,也许对方只是想来一发,占占他便宜;或者就像酒吧搭讪的那些人一样,张先生更喜欢结过婚的。
在对方正式请他出去吃饭时,李逸文再次强调了自己已婚而且还有两个孩子。可张先生是这么回答的,“我知道,我还见过你爱人呢,只不过是一起去吃个饭而已,他总不会多心吧。”
这下李逸文也可以确定了——对方对自己也是一点仰慕没有,至少没有所谓的爱,估计也就是想和他上床。
不过这样李逸文倒放心了,他的动机很简单,布莱恩伤害了他,所以他要做点什么来报复回去,单纯的欲望关系可比情情爱爱更好解决。虽然他不敢肯定布莱恩是否还喜欢自己,但不管喜不喜欢,这种做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伤害到他。
李逸文告诉布莱恩因为人手不够所以他这周五要多去一次,帮帮别的老师。布莱恩只需要六点把他送到慈善机构就好。六点到八点,两个小时只够吃顿饭,想要上床还是有点勉强。因为李逸文依然没想好要不要这么做,走出最后一步——理智来讲,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太愚蠢了。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他对张先生一点感觉都没有,在和对方相处的时候他只能感觉到愧疚和煎熬,甚至连预想中报复的爽快都没有。他在整个吃饭的过程中都心不在焉的,负罪感淹没了他。李逸文甚至想到文森特和米娅,他们还那么小,如果自己做了这种事该如何面对他们?这太不堪了。
就像李逸文猜想的那样,张先生一吃完饭就邀请他再去看个电影,说是刚好有两张票。但李逸文知道对方只不过是想把时间拖到很晚,这样就能顺理成章的去酒店开房了。而他也拿自己一早准备好的说辞应付对方,“我跟我老公说今天有课才出来的,他八点会到志愿机构接我。”
李逸文在编借口的时候没想那么多,不过这句话在张先生那被演绎出了更多信息量——他现在都开始为了赴约撒谎了,估计他和我心照不宣,再坚持几次就能成功了。于是他强压下心中的不满,勉强挤出一个笑来,又把李逸文送回去了。
第62章
布莱恩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在接李逸文回家的路上异常热情的询问他今天课上的怎么样,“你还要加班几次?”
他在最后问道,又小心翼翼地补充,“我没什么意思,只是想问问。”
“我也不知道。”
李逸文一向不擅长撒谎,他在说这话时甚至都没敢看布莱恩的眼睛,“要看什么时候有新的志愿者,估计还要一段时间。”
布莱恩还想问点什么,他想问李逸文“你是真的去加班了吗?和谁一起,你们那还有别的老师吗?”
他在这种事上总有异常准确的直觉——他总觉得李逸文在骗他。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他总感觉李逸文身上有股味道,别的Alpha的味道。
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了,坦白说,他之前干的那些好事让他在面对李逸文时总是很心虚,而且平白无故的怀疑别人也的确很影响感情。布莱恩最后还是放弃追问了,一次只是巧合,不能说明什么,即便他真的想问,也要至少在三次异常情况之后。
而李逸文却因为自己的这种行为而备受煎熬,他很不开心,虽然什么都没做,他依然感觉自己背叛了布莱恩和这个家庭。尤其是孩子们,他一回家就找了个借口早早睡了,没有给文森特道晚安,甚至没有给米娅讲睡前故事——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他们。
他算是冷落了张先生一段时间,他不再回复张先生短信,对于对方偶尔给的小零食也通通拒绝。他打算像拒绝以前那些搭讪者那样拒绝这一位,他以为对方会知难而退,但事情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顺利。
事实上,李逸文的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张先生的狩猎欲,他就是那种喜欢已婚Omega的类型。尤其喜欢那种不善言辞,又孤僻,又有点忧郁气质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当和这些Omega谈恋爱时,看他们因为自己而变得开心,这会给张先生救世主一样的感觉——他在拯救那些Omega脱离婚姻的苦海。而第二个原因,是这种人不太会闹事,即便分手也没什么后顾之忧。
张先生选择李逸文也是这个原因——他看着脾气很好,说话细声细气,总是在微笑,看着就像能轻松甩开的那类。而且李逸文看着又不太开心,而这又激发了他的英雄主义精神。甚至自我感觉良好的以为李逸文那些拒绝不过是在跟他玩什么欲擒故纵的游戏。
于是他拿出更热情的劲头,无事了李逸文的拒绝,继续送给他点吃的,而且继续邀请他,希望李逸文还能再跟他吃个饭,看看电影,当然最后一步大家都知道——睡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