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四位儒生,个个面如冠玉……擦了很厚的粉。
儒,其实一开始,它是个职业,并非是一种学派,是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礼仪的专业人员。
后来,儒门虽然成为天下的显学,但是儒服和儒生的打扮,在这个时代看起来,还是给周青臣一种依维柯大金杯、拉完死人拉骨灰的即视感……
儒很讲礼,是礼,不是理。
周青臣都还没说话,就因为护卫介绍的上卿身份,享受到了四位儒生完备的行礼过程。
这个过程,站得周青臣脚都麻了。
这就让周青臣有点胡思乱想,为什么嬴政不喜欢儒家,难道是因为政哥不能站太久?
四个人一一报上了自己的家门。
周青臣听得很认真,一个历史留名的都没有,顿时没了兴趣,反正他也不打算在咸阳长久展,而是准备去巴蜀那样的地方做土财主,就算是历史有名的人物,他也只想着怎么敷衍过去就得了。
秦完蛋与否,巴蜀都无什么战事,刘邦入关中,巴蜀也是传檄而定,完全就没有任何反抗。
要是历史大势不可改变,到时候自己就摇身一变,做汉朝的土财主,无遮大会也继续开,接着奏乐接着舞,不能停。
一个儒生站起来恭敬地行礼,然后说:“陛下更改周代留下来的制度,重新设置一套新的官职体制,并不足以保证大秦的长治久安。”
另外一个儒生立刻附和,站起身来,躬身行礼后说道:“应该效仿周代,八百余年的国祚,也可以让大秦百世万年。”
又一个儒生道:“应该效仿上古时代……”
后边的话,周青臣都没怎么听,就已经神游天外了。
“上大夫意下如何呢?”
四个儒生一台戏,说了半天之后,忽然看向了周青臣。
周青臣把敷衍展到了极致,明明都神游天外没听到这几个儒生说的是什么,却激动无比地抚掌赞道:“几位先生高谈阔论,令本官心中许多疑惑茅塞顿开。”
“上大夫也赞同我们说的?”
一个儒生两眼光,其余三个儒生,也有一种找到人生知己的心动感觉。
周青臣被四人冒光的眼神看得后背凉,但他的笑容备至,温柔地颔:“不错,本官已经先一步进言长公子,长公子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折返去咸阳宫求见陛下,想来不日就会有好消息传出。”
“上天不抛弃我们啊!”
四个儒生立刻就亢奋地激动了起来。
周青臣却感觉这几个人比较适合演话剧,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实在是太夸张了。
他现在有点理解什么叫做我常常因为不够变态,而显得和你们格格不入是什么意思了。
于是,四个找到了人生知己的儒生,立刻准备和周青臣深入了解。
周青臣却感觉一个头两个大,这些家伙怎么总想着回到周朝?
周朝有什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