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部、二部都属于现实主义的写实作品题材,那么第三部就已经完全脱离了现实主义,剧本整体充满了幻想主义色彩。
能想到的,想不到的,这个剧本里面都有。
年轻人,你确定这是剧本?不是一部科幻小说?
天宫空间站?蛟龙深海基地?月球背面试验田?电能汽车遍布大街小巷?
这玩意只怕七八年内,没有人能够拍的起吧?
投资力度需要多大?
几亿投资起步?
基础要求就是一个半小时的特效内容,再配合一部分的实景搭建,这剧本简直吓死个人哟!
“换一下?”
宁浩和华仔同时开口,相互对视一眼后,立刻交换了手中剧本。
后两部的剧本并不逊色于第一部,甚至还在某些方面进行了加强。
而且剧本的投资力度,也形成了阶梯递增。
三部剧本全部看完的宁浩,忍不住感叹道:“你这哪里是写剧本?你这分明是写了一部十年规划!”
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的投资力度大,而且还是成倍增长。
单凭这三部剧本,就可以推断出接下来任异的展走向。
第一部可以说是以小博大的诚意之作,到了后两部,完全转换为大片模式,而且立意放慢还都属于是高标准高档次,有第一部的基础托底,后两部只要拍出来就肯定不会差。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第一部什么时候拍,拍出来的效果,是否能与剧本保持一致。
“一部比一部好,我真想全部都接下来。”
华仔看完剧本后,忍不住出了感叹。
看到他们能够肯定自己的剧本,任异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北影的四年积累,他可不是什么都没做。
他一直都在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自己的重生要带来什么?
是开拓导演行业对于电影作品的局限思维?
还是打破商业片配不上好剧本的死亡魔咒?
让诸如《捉妖记》、《刺杀小说家》、《流浪地球》等作品,提早搬上大荧幕?
华夏不缺好电影,但是这些电影出现的时机太慢了,也太晚了。
很多优秀作品,根本找不出几个同类型的竞品。
《流浪地球》火吧?两部都被封神。
但是在《上海堡垒》扑街之后,再没有人敢大胆尝试硬科幻领域。
《封神》好看吧?为什么只有乌尔善成功将其做成了招牌?
还有《画皮》、《长安三万里》、《绣春刀》、《寻龙诀》。。。。。。
看看我们,再看看别人。
且不论二十几部系列电影打底的漫威系列,单是十年前的大船和明年上映的3d《阿凡达》,为美利坚创造了多么可怕的文化价值?
文化输出,有时候比直接的战争手段更可怕。
好莱坞成为了美利坚的招牌,多少次在电影中夹带私活。
大家就没有现,每次世界末日,拯救世界的全是美利坚人?
未来有机会,任异也要在华夏搞出一个好莱坞,专门对外输出华夏文化价值观。
“好本子,可惜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