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格格党 > 第27节(第1页)

第27节(第1页)

李参点点头:“确实……”

朝中新党将“青苗法”

当做变法的重中之重推出,李参也觉得出乎意料。

“‘常平新法’①,我在淮南京西和陕西路都推行过,但当时都是为了救急……”

司马光马上就接话:“只是为了救急,而不是当做常法来日日施行的?”

李参知道司马光和朝堂上的“新党”

们不对付,此刻不大情愿地“嗯”

了一声。

司马光马上接话,开始滔滔不绝地议论“青苗法”

的种种不妥之处。谁知他刚开口没多久,突然一个十来岁的厮儿跑来,朝司马光手里塞了一张纸,同时嚷了一嗓子:“西市新开名店,开业当天酬宾不限量,欢迎品尝啊!”

司马光好不容易组织的长篇大论被打断了。

偏偏那厮儿朝他手中塞了纸,转身就跑,让他连吹胡瞪眼的机会都没有。

李参却对此饶有兴致,笑着说:“也就这两天,长安城里散发这‘仿单’②的挺多啊。我听说还有人叫它‘小广告’。”

司马光将手中的“仿单”

展开来看,只见上面印着一行大字“张氏白玉豆腐”

,下面则是小字“新店开业酬宾大量供应另有扑卖③”

司马光盯着这张小广告说不出话来。

“一间豆腐坊……一间豆腐坊,竟这么大手笔,能印制仿单招揽生意吗?”

司马光百思不得其解,豆腐坊乃是利润最薄的行业,哪里能有这钱去刻印坊专门印制这些?

另外,他对这酬宾的手段也很有疑问。

“扑卖还好说,大量供应算什么酬宾……”

司马光在京兆府的时间没有李参久,李参顿时哈哈大笑,说:“原来张家白玉豆腐啊,那是……大量供应便是酬宾了。”

张家豆腐坊的“白玉豆腐”

一向是限量供应,去稍晚便买不到。新店开业时多供应一些,让人人都能买到……那还真的算是酬宾了。

司马光听李参说起张家豆腐坊的种种传奇,忍不住连连咋舌:“原本想着陕西乡民淳朴,于货殖一道上并不精通,但现在看来,却并不比汴京、苏杭一带略逊……”

两人正走走说说,突然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奔来,又往司马光手中塞了一张“小广告”

李参笑道:“不知这‘仿单’上又写了什么新鲜生意。”

在汴京那里,“仿单”

单指夹在商家出售的商品一起送出的小传单。这少年单单将这一张纸送出来,李参只管依着汴京的规矩把它叫做“仿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