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流汹涌之时,杨俨却仿佛已洞悉了一切。
在皇宫的御书房内,他静静地看着手中捎来的密报,眼神深邃如海。
“这些世家大族,终究还是不愿意看到大隋变革。”
杨俨轻声自语,将密报置于案旁。
就在此时,单雄信正步入御书房,对杨俨行了一礼道:“陛下,臣已按照陛下吩咐,暗中加强了铁路沿线的护卫,并设立了隐蔽的情报网,一旦有世家大族图谋不轨,必将一网打尽。”
杨俨点了点头,目光深邃道:“单雄信,此事关乎大隋的未来和百姓的福祉,我们绝不能让这些旧势力干扰到变革的步伐。你我都明白,这场改革之战,绝非场场面面的对决那么简单。”
单雄信肃然答道:“陛下放心,臣已做好准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障铁路的畅通无阻。”
杨俨微微一笑道:“我深信你的能力。如今,更重要的是引导民心,要让百姓明白,这铁路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进步,更是大隋向着文明和繁荣迈进的象征。
同时,面对大隋世家势力的日益增长,杨俨深知单靠铁路和工业的革命无法彻底改变大隋朝廷内外的旧有格局。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减弱世家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力,杨俨决意借鉴汉朝的经验,利用自己越时代的知识,思索着一个应对现今局面的政策——改良版推恩令。
在一次朝会上,杨俨将这一想法与大臣们分享。
他开门见山地说道:“天下土地,乃国家之根本。长久以来,大隋之土地几乎为世家大族所垄断,使得百姓受尽苦楚,朝廷亦难以调遣。吾意欲颁布一个改良后的推恩令,将这些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使之归百工百姓所有,破解世家束缚之局。”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有人担忧此举会引世家大族的强烈反抗,甚至动摇国家的根基;也有人赞成此举,认为这是一步能够真正改变大隋未来的大棋。
高也先言道:“陛下,此举虽好,但恐怕难以平稳推行。若无法得到世家的支持,推恩令只会成为又一场朝堂风波。”
他的语气之中带着忧虑。
杨俨眉头微挑,沉思片刻后说道:“高也的忧虑,朕自然明白。这场改革,不是简单的权力斗争,而是大隋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关键一步。若不付出一些代价,又怎能铸就百年根基?”
单雄信则站出来支持杨俨道:“陛下圣明。这推恩令一旦成功推行,将能极大地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增强朝廷的控制力。至于世家,只需逐步引导,必能化解其间风波。”
听着大臣们的讨论,杨俨的心思已决。
他知道,推恩令不仅关乎土地的重新分配,更是对大隋社会结构的一次深刻调整。
这是一场关乎国家未来的改革,必不可失。
杨俨最终宣布道:“既然如此,朕即刻下旨,从今以后开始推行推恩令,尽快完成土地的清查与分配。同时,朕也会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此事,确保其能够平稳有效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