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了两句家常后他索性直接进入主题:“我儿子孙蛟你还有印象吗?”
“当然了,只是自打我们家搬到县里就很长时间没见了,今年2o多了吧?”
白大龙道。
“21岁,快22了,7月份大学毕业。”
“都这么大了,真快啊!”
“是啊,但这小子完蛋啊,没考上本科,考了个专科,外地有工作也不爱去,就想回家。这不正好赶上县里要招大学生村官,孩子就报名了,我估计小龙考试没问题,就怕考过了,但是名额少,争不过人家。”
“大学生村官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非常好的政策,但相比于公务员,现在人们还不是太重视,愿意考的年轻人有,但也不太多。以前年的情况为例,基本上只要考试能过,最后基本上都能录取,所以你不用太担心。”
想了想,白大龙又补充道:“再有,即使最后去不了也没什么,只要想干,就没有找不到工作的,市里劳动局现在每周都有两次招聘会,如果当不了大学生村官,你可以让小龙去招聘会,多去几次肯定能找到工作。”
白大龙说了挺多,但话语推脱之意也很明显。孙元宝觉得很正常,关系没到那个份上,没谁会平白无故的帮你。
即使你再有困难,他人帮你也不是义务,不帮你甚至你都应该感谢,因为还可能会有对你落井下石的!人家没帮你,但也没有对你落井下石,这其实就应该感谢。
“知道白镇长你喜欢古玩,我把我家祖传的康熙五彩棒槌瓶带来了,您给瞧瞧,看看怎么样。”
孙元宝想送白大龙古玩还真不是拍脑袋一时的想法。
白大龙喜欢古玩,但水平又不够,经常的打眼、吃药,屯里还流行一个笑话,说白大龙家里的东西99%都是赝品。
白大龙来了兴致:“拿来我看看!”
孙元宝把带来的大布包打开,露出里面的红木箱子。
看见这奢华的红木箱子,白大龙眼睛就开始冒光。
孙元宝拿出钥匙打开锁,把两扇小门往两边一开,露出了里面丝绸包裹的五彩瓶。
“别递给我,你放到茶几上,我自己拿。”
白大龙对古玩董的不深,但一些表面的东西却学了不少。
说完他拿出白手套戴在了手上,从茶几上把棒槌瓶拿到手里欣赏,“这瓶子是家里祖传的?”
“对,是老辈们传下来的。”
“什么年代的知道吗?”
“我父亲说好像是清朝的。”